法国音乐的发展

法国专业音乐可以追溯到5世纪的宗教音乐。直到8世纪上半叶,高卢人还将高卢圣歌作为崇拜的音乐,其中包含了多神教和世俗的因素。到了8世纪末,由于加洛林王朝采用罗马教会仪式,格里高利圣歌挤掉了高卢圣歌,占据了主导地位。利摩日、梅斯、鲁昂等修道院设立赞美诗学校,推广格里高利赞美诗。诺曼底、利摩赞等地有符号记谱法,有专门研究音乐的理论家。在9世纪,查理曼大帝崩溃和罗马教廷衰落期间,宗教音乐中产生了新的音乐形式。鲁昂的Rimierz修道院和圣加尔女修道院的修士们创作了“Sikons”(散文诗花腔)和“Trop”(歌词花腔)。这是世俗音乐对宗教音乐的渗透。里摩日市圣马沙尔教堂的复调活动形成了欧洲音乐史上最初的音乐流派。从此到15年底,法国成为高度发达的复调宗教音乐中心。11世纪以来,世俗音乐有了很大的发展,抒情独唱曲《皮埃尔在艾斯坦》和舞曲《巴拉德》在游民和民谣歌手中广为流传。12和13世纪,法国南部和北部的歌唱诗人成为一部抒情歌曲的主要创作者。其中,一个是出身贵族家庭的业余音乐爱好者,一个是出身平民家庭的职业作曲家。来自贵族背景的歌唱诗人伴随着流浪的艺术家,而来自平民背景的歌唱诗人给这门艺术带来了工匠和市民的特质,所以它不仅仅是骑士的艺术。诗人大多歌唱爱情、社会习俗和十字军东征。体裁有田园牧歌、晨歌、历史诗、对唱游戏歌、Estaing Pierre等。北方的歌唱诗人以阿拉斯城为中心,其代表作曲家亚当?德拉阿尔(约1250 ~约1306)用音乐创作了戏剧《罗班与马里昂》。12世纪下半叶至13世纪,教会多声部音乐活动的中心从利摩日转移到巴黎,出现了以列昂和佩罗廷为代表的圣母学校。此时,除了在有四个声部的格里高利圣歌中加入新的曲调外,还出现了与圣歌歌词不同的新曲调的古典歌曲,所有声部的曲调都是作曲家新创作的,完成了所谓“古代艺术”的发展阶段

14世纪是所谓的“新艺术”时期。法国是“新艺术”的发源地,这已经表明人们开始摆脱中世纪教规的束缚,文艺复兴初期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见彩色地图【14世纪法国的音乐狂欢(绘画】)。这一时期的经典歌曲最显著的特点是采用等节奏,即固定歌曲与其他部分以相同的节奏重复,大大加强了音乐结构的统一性。维特里在他的理论巨著《新艺术》(约1320)中讨论了定量记谱法和节拍的问题,他把这种新的音乐类型称为“新艺术”。“新艺术”的大师是马勺,从事世俗音乐和宗教音乐的创作。巴拉德和朗多的独奏大多配有两三种乐器,而他的《圣母四部弥撒曲》是第一部由作曲家独立完成的大型复调音乐。

15世纪,勃艮第公国政治经济力量迅速崛起,文化繁荣。勃艮第音乐学派跃居欧洲复调音乐发展的前沿。这个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是G·迪费和G·宾乔伊斯。这个音乐流派主要从事复调音乐风格的探索和实验,因此发展了大型复调音乐流派。这一时期标志着从“新艺术”到文艺复兴风格的过渡。16世纪,法国音乐在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非常繁荣。代表法国人文主义精神的音乐体裁是世俗歌谣。民谣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爱好,确立了法国音乐的民族性,有意识地停止模仿后期尼德兰学派繁琐的复调技法,而演变为主旋律音乐,恢复了法国风格的简单、流畅和描述性。其代表人物是C. Janequin。他的著名作品有《马里恩之战》、《狩猎》、《鸟之歌》、《巴黎的喧嚣》等。民谣风靡欧洲,后来由此改编的意大利器乐被称为“法国坎佐纳”,是巴洛克时代迅速发展的器乐萌芽。这时的主要乐器有柳特、六弦小提琴等。当时小提琴还是一种纯粹的民间乐器,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成为主要乐器,体现了平民文化与贵族文化的尖锐斗争。17 ~ 18世纪上半叶,法国史学家称之为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史称之为巴洛克风格时期。此时代表法国宫廷审美情趣的洛可可风格盛行。在路易王朝的绝对君主制下,宫廷音乐盛行。同时,由于与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数次联姻,也带来了强大的意大利影响力。1659年,坎贝尔的宫廷歌剧,田园剧《伊西》上演。1671年,他的五幕田园剧《波蒙娜》在1法国皇宫歌剧院的开幕式上演出。弗洛伦斯·j·b·卢瑞是法国国家歌剧院的创始人。他的歌剧《阿尔米达》和《忒修斯》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和历史英雄故事,具有抒情悲剧的特点。舞蹈和合唱场面较多,戏剧性的独白-朗诵曲调吸收了法国古典悲剧的朗诵特点,从而表现出法国诗歌的节奏。吕力还设计了由慢、快、慢三部分组成的《法国序曲》,对欧洲器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卢瑞之后,法国歌剧向娱乐化方向发展,抒情的悲剧变成了戏谑的表演。

公元18世纪中叶,莫拉的田园歌剧问世。他的歌剧明显受到了当时流行的洛可可风格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迷人的异乡》、《卡斯特的耳朵》和《波尔德尤科斯》。莫拉还创立了和弦、和弦转调和基本和声函数的理论。他和f·库普兰(F. coupland)是法国哈泼斯塞科德学派的完成者,该学派以优美典雅的风格、民间舞蹈素材的运用、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和丰富的装饰声音而闻名。他们创作了舞曲组曲和标题小品,预言了现代钢琴的织体技法。18世纪中叶,意大利趣味歌剧传入法国,引起音乐界的激烈争论,史称“小丑之争”。实际上是以百科全书派为代表的平民知识分子与贵族艺术代表之间,平民审美观与贵族审美观之间的斗争,产生了法国歌剧这一新的体裁。它的1作品是J.-J .卢梭的《乡村先知》。剧中主角不再是神话传说中的英雄,而是一个普通人,用对话代替朗诵。1702年,意大利歌剧院在巴黎成立,经常上演法国歌剧。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直到h .柏辽兹,法国民间音乐处于衰落状态,外国作曲家在法国音乐中占据主导地位,如C.W .格鲁克、l .切鲁比尼、g .斯蓬蒂尼、g .罗西尼、g .迈耶等。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法国住了很长时间。格鲁克的歌剧改革以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为基础,尤其是他在巴黎创作的歌剧《陶罗中的伊菲革涅亚》。其抒情场景和社会风俗场景明显借鉴了法国歌剧传统。他的歌剧也影响了法国的歌剧创作。

法国大革命前夕,出现了一部严肃的喜剧歌剧。它宣扬人的高贵与低贱不取决于出身,而取决于个人品质,从而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拯救歌剧”做准备。其代表作曲家是比利时人A.-E.-M .格雷特里。他善于运用交响描写的技巧,并采用了后来被称为支配动机的技巧。他的著名作品是《理查狮子心》。19世纪10 ~ 20世纪20年代法国喜剧歌剧开始浪漫化。其代表作曲家之一是布瓦尔迪厄。他最喜欢的歌剧《白衣少女》的主角,接近当时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他在旋律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管弦乐技巧(如竖琴)和苏格兰音乐语言,从而使这部歌剧焕然一新。65438+20世纪30-40年代,在D.F.E .奥贝特、A .亚当、E.L .哈勒维的喜剧歌剧中,抒情因素得到加强,并使用了民歌。奥伯特的喜歌剧《Fra?狄阿波罗、黑斗篷、青铜马等。都是犀利机智,充满法式俏皮。他的大歌剧《波蒂奇的哑女》是以1697那不勒斯人民起义为背景,与当时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相匹配。它在布鲁塞尔的首映(1830)激发了比利时人反抗荷兰人的起义。从65438年到20世纪30年代,法国音乐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歌剧创作方面,有哈列维的大歌剧《犹太女孩》,亚当的芭蕾舞剧《吉赛尔》,还有开创了法国浪漫主义歌剧艺术的迈耶,代表作品有《魔鬼罗伯特》、《胡格诺派教徒》、《非洲女孩》等。在器乐方面,作曲家H·柏辽兹为法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创作了标题交响曲。柏辽兹交响音乐的特点是它的舞台效果和标题;他在《序曲》中发展了拉莫尔、格鲁克、乐绪尔、斯蓬蒂尼的成就,将维吉尔、莎士比亚、拜伦、歌德笔下的人物搬上了音乐,从而恢复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群众性、民主性的艺术传统。柏辽兹是配器领域的创新者。他让管弦乐队有了现代的组织和表现力,写出了《管弦乐器法》。

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巴黎是欧洲音乐文化的中心,许多国家的音乐家都被吸引到这里,如肖邦、帕格尼尼、罗西尼和李斯特。自19世纪初,法国小提琴学派就对欧洲产生了影响。它的祖先是J.-M .勒克莱尔。后来意大利小提琴家G.B .维奥蒂从1782年在巴黎生活了10年。他与弟子P·罗德斯、R·鲁道夫· 克鲁采尔和P·巴约的演奏形成了法国小提琴流派的风格。20世纪40年代末,法国歌剧受到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出现了抒情歌剧。言情、歌谣、叙事、朗诵等更加生活化、室内化的形式取代了大歌剧的庞大结构。合唱和二重唱得到了发展。抒情歌剧的主题大多取自文学名著,如c .古诺的《浮士德与罗密欧与朱丽叶》、a .托马斯的《失去的母亲》和《哈姆雷特》、j .马斯内的《维克多》。这些作品大多将爱情主题放在首位,却未能充分展现原著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其他的则来自东方,如G .比才的《采珠人》和L .德利布的《莱克梅》。

法国抒情歌剧的现实主义在比才的歌剧《卡门》中达到了极致,可以说是19世纪法国歌剧艺术的巅峰。其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生动活泼,戏剧结构整齐紧凑;社会风俗和场景的音乐色彩丰富。然而,比才的现实主义成就在后来的法国歌剧中没有得到发展。由于意大利现实主义的影响,法国歌剧创作具有自然主义倾向。

芭蕾舞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自19年的20世纪30年代开始流行于法国,当时的最高成就是亚当的《吉赛尔》。到了20世纪70年代,德利布为芭蕾舞带来了完整的戏剧结构和广阔的交响乐动力。他的代表作有《加布里埃拉》和《西尔维》。

50年代末,出现了一种新的音乐剧类型──轻歌剧。j奥芬巴赫的轻歌剧主题多样,但中心主题是描绘当代时尚,批判当时的资产阶级道德,同时纵容当时的轻浮低级趣味。奥芬巴赫的抒情风格在他的最后一部作品《霍夫曼的故事》中得到了充分发挥。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c .德彪西受到印象派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戏剧的影响。他在民族音乐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东方音乐的元素,创造了全新的风格,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他的创作倾向于描述性的,缺乏更深层次的思想内容。德彪西在和声、调性、主题、配器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对现代主义音乐影响很大。印象主义的另一位大师拉韦尔(M lavelle)有着和德彪西一样敏锐的色彩感觉和细腻的审美情趣。但德彪西让自己的想象力自由驰骋,而拉韦尔更注重形式的严谨,喜欢使用民间音乐素材,尤其是西班牙旋律和节奏。迪卡斯、福雷、科什兰、丹迪和罗素对这一时期的法国音乐做出了贡献。20世纪初,法国音乐产业异军突起。e·萨蒂举起了反对印象主义的大旗,代表作是芭蕾舞剧《秀出你的技巧》。在萨迪的影响下,d .米月、a .奥涅格、普朗克、g .奥里奇、l .迪雷、g .塔勒菲尔德(1892 ~ 1983),被称为“六人组”,在创作和思想上没有统一的原则,只是反对常见的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其中,米月是最多产的。他痴迷于各种技法的创新,直到使用了多音写法。奥尼格是瑞士人,他创作的管弦乐《太平洋231》让他名扬欧洲。他最有价值的作品是清唱剧《圣女贞德在火刑柱上》和交响乐作品。年龄最大的是一位法国作曲家,他为大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等创作了幻想曲。他根据毛泽东的诗,用男高音、合唱和乐队谱写了长征。奥瑞克是赛迪的继任者。他思维敏锐,生性幽默,他的音乐俏皮而富有原创性。普朗克的创作将古典的明朗与辛辣的讽刺结合在一起,并在晚年转变成一种严肃的新风格,这表现在歌剧《加尔·默罗姐妹的对话》和弦乐与定音鼓协奏曲中。泰勒菲尔德是一位女作曲家和钢琴家,她写过钢琴协奏曲、钢琴叙事曲等。

1936年,法国出现了一批新的青年作曲家“青年法国”,有o .梅西安、a .若利维特等。他们公开宣称支持招魂术,并利用现代音乐技术来推广天主教教义。梅西安是现代西方音乐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学习印度音乐和鸟鸣,深受19世纪C.-A .弗兰克作品的影响,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Jolivet探索了西方音乐与来自非洲、波里尼、西亚和远东的音乐的融合。他为电子乐器“Materno Electric Piano”和管弦乐队创作的协奏曲是A .冯·魏·贝恩的学生A .勋伯格和R .莱博维茨的代表作,他们以自己的创作和理论作品推广了十二音技法。他的学生P. blaise将魏的创作原则进一步演绎成一整套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