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化详解:安徽四大戏剧是什么?

提到安徽文化,人们会想到被誉为“东南第一山”的黄山和九华山。还有什么?当然,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剧之一。那么,我们都知道戏剧文化上除了黄梅戏,安徽还有什么四大剧种呢?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徽。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戏传统剧目《董永嫖娼》改编成《神仙眷侣》搬上银幕后,黄梅戏成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1920《安徽宿松县志》中记载“城在西南,接壤黄梅,梅俗善采茶,又名黄梅戏。”《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关于黄梅戏的词条是:“黄梅戏,戏曲的一种。

原名《黄梅调》。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的采茶歌。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徽剧文选序》中写道:“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采茶歌,道光清后流入安庆地区。”中国戏曲史家、理论家周在《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中也说:“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采茶戏”。

泗州戏

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汉剧之一,原名拉魂戏,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和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一样,都是从“拔魂腔”发展而来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泗州戏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和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和全国各地。

关于泗州戏的形成,众说纷纭。很多人认为它起源于苏北海州。它原是当地农民用《猎户调》、《宋太平》等民间曲调即兴创作的小戏,后传入泗州(当时的州治泗县,辖安徽泗县、五河、明光、泗洪、盱眙一带)并吸收当地民间唱腔艺术,形成安徽的“牵魂调”。1920左右,泗州戏有了正规的班社演出,开始进城。

泗州戏原名“牵魂室”,也叫“肘鼓”。因其唱腔优美迷人,故称“拉魂腔”。称之为“肘鼓”,大部分人以为是因为它伴有狗皮鼓而得名,其实都是错的。“肘鼓”由“周谷子”演变而来。

徽剧

徽剧是汉族重要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古徽州的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六县和安庆一带。明末清初,里弗尔调传入安徽地区,并在安庆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与地方调、民乐结合形成一个调。乾隆年间,脱胎于四平腔的拨子和吹腔逐渐融合,形成第二春腔。黄儿戏和湖北西皮组成了皮簧合奏,奠定了徽剧的基础。

徽剧的音乐唱腔可分为徽昆、吹腔和排子、黄儿、西皮和花腔小调。惠昆主要是武侠剧,用的是唢呐和锣鼓,气势很大。吹腔既有曲牌体的形式,又有板腔,以笛子和小唢呐为主要乐器。拨子以枣木击节,伴以唢呐、笛子、徽。黄儿主要演奏胡慧乐器,包括导盘、原盘、龙、流水等盘。

西皮有文武导板、松板、摇板、二板、六板,也以胡慧为主要乐器。花腔曲调多为富有生活气息的民歌。徽剧的脚色业务包括端、命、龛、洋、旦、糊、净、丑等。表演火热热烈,气势恢宏,动作粗犷。尤其擅长武术,有翻桌、转圈、跳火、飞叉、滚灯、变脸等绝技。

鲁戏

庐剧流行于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地区和大别山区,包括六安、淮南、巢湖、滁州、芜湖等地。因其创作和演出中心在安徽省中部,古代属庐州管辖,故于1955年3月更名为“庐剧”。鲁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嘉庆年间就有专业的班社。一开始是以大别山的山歌和江淮之间的歌舞为蓝本。在发展中吸收了阜南的黑子戏、寿县凤阳的端宫戏、无为的徽剧、肥东和巢湖的民歌等唱腔和剧目。一些班社还分别与徽剧、京剧联袂演出,并受其影响,逐渐发展成为鲁剧。

由于地域不同,安徽庐剧形成了上、中、下三个流派。在路上(西路),以六安为中心,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具有山地特色。下路(东路),以芜湖为中心,音乐细腻温柔,细腻平和,有水乡特色。中路以合肥为中心,音乐有上有下的特点。庐剧是与徽剧、黄梅戏、泗州戏并列的安徽四大剧种之一。

结论鲁戏的起源尚无史料可考。根据老艺人的传说,年近八旬的盲人艺人、“西路鲁剧”领军人物之一李汝瑶在商报以《盲人艺人考证鲁剧源于霍山》为题进行了报道。该县拥有丰富的“鲁剧之源”艺术土壤,决定通过一系列措施振兴鲁剧艺术,创建“鲁剧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