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体型庞大的鲸,会从水中突然跳出,然后重重地摔进海里呢?

在一些海洋纪录片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体型庞大的鲸,从水中突然跳出,然后重重地摔进海里,激起成片的水花,非常的震撼。而且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拍到了数十种鲸有这种行为,大到蓝鲸、抹香鲸、座头鲸、小到瓶鼻海豚。那么,这些鲸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鲸跃出水面,投身空中,再落回水中的行为被称为“跃身击浪”,通常对于小型鲸类来说,它们直接能够将整个身体离开水面,而对于大型的鲸而言,它们只能将身体的2/3暴露在空中。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观察到了许多鲸有这种行为,但是导致这种行为的具体原因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只是有几个比较科学的推断,下面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跃身击浪的推断之一:实力的象征

跃身击浪这个动作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非常的困难,想要完成这个动作必须要具备一副强健的体魄,因为只有这样,在水中的加速度才会让它们离水,而且显然跳得越高,其越强壮,而像那些体弱的,根本就没有能力做这个动作。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座头鲸的跃身击浪大都发生在繁殖期,而且目前为止观测到的单头座头鲸连续跃身击浪最大记录是200次,而这次观测就是在繁殖期内。除了座头鲸,其他喜欢跃身击浪的鲸也同样在繁殖期会增加跃身击浪的频率。

因此,科学家们推测,这可能是雄性鲸用来表现自己强壮的一种方法,以此来获得异性的青睐,就好比陆地食草动物要通过对撞来争夺配偶一样。

跃身击浪推断二:清除寄生物

鲸类作为海洋哺乳动物,它们有相当一部分受两种海洋生物的困扰-鲸虱和藤壶,这两种生物均为寄生生物,其中鲸虱是专门寄生在鲸类体表褶皱或者伤口上的,它们有6对足,足的末端带有钩爪,它们就是通过这些钩爪将自己固定在鲸类的体表上的。虽然它们像人身上的虱子一样,但是与虱子不同的是,虱子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寄主的皮肤碎屑以及血液,而鲸虱的食物则是来自于海洋中的浮游生物。

藤壶与鲸虱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不止寄生在鲸类的体表上,而是可以寄生在大多数海洋生物身上,比如海龟、大型的鱼类,甚至是船底都是它们的“寄主”。与鲸虱不同的是,藤壶并没足,也没有钩爪,它们在寄生时,会分泌一种黏性很强的藤壶初生胶,将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寄主体表上。与鲸虱相同的是,它们也是以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为食。

虽然这些寄生生物不会直接危害到鲸,但是它们繁殖能力强,通常会聚集在鲸身上,这就好比“癞蛤蟆”一样,不咬人但膈应人,如此多的数量在身上,鲸类也很不舒服,但是它们又没有手,所以,会通过跃身击浪的方式将身上的这些寄生生物尽可能地拍掉。

跃身击浪的推测三:玩耍

众所周知,鲸类虽然生活在水中,形态也与鱼类相似,但是它们实际上与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哺乳动物,而且最关键的是鲸类的智商都比较高,比如虎鲸可以在人工的驯养下,轻松的学会各种动作。并且鲸类作为群居动物,它们成员之间也要互动,玩耍,而方式之一可能就是跃身击浪,因为科学家们观察到当鲸类母子在一起时,它们跃身击浪的频率也会升高,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跃身击浪大多数时候其实是鲸类的一种玩耍方式,就像我们开心时会手舞足蹈,甚至跳起来是一个道理。

跃身击浪的推测四:交流

最新的研究表明,鲸类跃身击浪很可能是交流的方式,这个研究来自于澳大利亚的海洋生物学家,他们用了200个小时跟踪观察了一个由76头座头鲸组成、迁徙往南极的鲸群,发现当座头鲸成员的距离超过4公里时,座头鲸跃身击浪的频率开始增加,当距离过远时,它们还会加上尾巴拍击水面的动作,这表明跃身击浪在远距离通讯时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这一发现被发表在《海洋哺乳动物科学杂志》上。

总结

鲸从水中跳跃到半空中,再回到海里这个动作被称为“跃身击浪”,这是许多鲸类都***有的一个行为,虽然目前对于鲸类的这个行为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但是在笔者看来,它们的这种行为应该是包含了以上四个可能性,即:交流、求偶、玩耍、清除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