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播中国音乐,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15分)

音乐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大文化体系中最活跃、最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我们把音乐放在人类历史文化的语境中,研究“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文化”,这是当今学术界坚持的基本立场。文化作为载体,是为审美服务的。在文化系统中,有许多子系统,如哲学、宗教、道德、科学、艺术等等。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体现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凝结和物化,体现了人与现实生活(自然和社会)的审美关系。其中,音乐艺术是用音乐语言表达人类思想的文化形式。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某一群体共同的音乐观点和音乐活动行为,只有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音乐教育行为才能获得。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音乐教育研究置于音乐文化的背景中,更加关注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和文化意义,音乐教育才会充满活力。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音乐教育对各种音乐的不同理解必然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民族精神观念、形态、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统特征,从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多元文化主义的思想是由美国教育家在20世纪提出的,并在后半页逐渐演变成一股普遍的国际浪潮,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音乐教育的热门话题。本文简要阐述了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同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许多国家一样,成为一个民族大熔炉。单一文化的概念逐渐演变为群体文化的概念。这些由不同民族组成的国家率先提出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随着移民音乐文化的交融和汇聚,多元文化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并繁荣。多元文化主义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中国的经济文化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动音乐教育和民族文化发展已成为我们的共识。近十年来,中国开始关注音乐教育。2001出版的《全日制音乐课程标准》的一大特点就是强调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2004年,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召开,标志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对我国现有的音乐教育提出了挑战。如何应对多元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关注民族文化,继承民族文化传统,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应该是我国音乐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政策。1.利用多元文化开展音乐教育需要体现音乐的本质――真善美,发挥艺术独特的共性,但这并不违背体现审美为核心价值的理念,也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育强调音乐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过去我们的音乐教育忽视了音乐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坚持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教授,并通过音乐来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中国的音乐教育也应该顺应当前的世界潮流,采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手段,积极接受和面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日益国际化的文化交流中更多地了解世界音乐文化。从多元的角度来看,音乐教育强调对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种类音乐的认可和尊重,摒弃音乐价值的偏见,引导人们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对学习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这是以审美为基础的。2.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和世界文化多样性。音乐是一种世界现象。音乐教育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上不同的音乐和音乐创作,平等地吸收和对待文化多样性,帮助学生形成全球视野。需要指出的是,音乐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从多个角度包含了本民族音乐文化和其他文化背景的音乐。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音乐文化,然后学习和了解其他民族文化。多视角的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渠道。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借鉴和传播外来音乐文化,从而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既不能自负也不能妄自菲薄。3.我国的音乐教育首先应该突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引导青少年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春秋时期被称为礼仪之邦,到盛唐时已成为世界艺术的巅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瑰丽,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的艺术精髓。其中声乐、歌舞、器乐、戏曲、曲艺等。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取之不尽的音乐宝库文化,引导青少年传承地方民族特色,为青少年提供音乐教育。4.在经济政治趋同的今天,我们需要注意民族文化特征上的冲突,不能照搬或刻板地照搬移民国家的多元文化来进行中国的音乐教育,也不能在教育上走极端。照搬或硬抄会减少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抹杀不同民族国家的地域个性,削弱民族文化的传承;但是,盲目扩大多元文化重要性的宣传,或者关注多元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些只是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都是不可取的。因为文化是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多元文化教学要适应不同国家和不同国情的需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音乐本身也是多元的。首先要继承、保护、利用好自己的文化,然后学习、了解、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1)更新以往的音乐教育理念,树立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本理念,灵活运用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理念。2)培养具有丰富多元文化知识的教师,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请进来”是指邀请有关专家或学者到学校讲课,组织教师学习;“走出去”就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走出校门,进行系统的学习。这种方法可以让老师多听、多看、多比较。3)在音乐教材编写中体现多元文化。现有的一些教材已经包含了多元文化的素材,一些有特色的欧美音乐素材可以进一步编成课堂教材,也是多元文化的主题。总之,多元文化是波兰的产物,进入我国,适应我国国情,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确立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价值的基本理念,这是根本,也是适应中国国情和需要的。

如今,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热议不断升温,在社会各领域、各层面引起强烈反响。这是好事,也是值得肯定的可喜现象,说明人们对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也说明,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除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还必须有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软实力”的必要匹配。否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不全面、不完整;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它关系到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中国和平崛起的基本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问题,关系到我国人民的信仰、信念、精神面貌、道德风尚和价值观、世界观的核心问题。1.从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最受推崇和影响的。《中国国际人才》杂志今年第二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孔子在欧洲》,最近有报纸刊登了《孔子在非洲》;其实综合的说法应该是孔子在天下。任何去国外访问或学习过的人都有这种经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国外是最受尊重和推崇的。据悉,自2004年以来,全球已有26所新成立的孔子学院。100多个国家的23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人数达到3000多万。中国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四大古典小说在日本、韩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流行了数百年,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商业、教育、宗教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去年有一段时间,媒体报道了韩国和中国关于端午节申遗的争议,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海湾战争(1991)时,美国排级以上军官都有一本《孙子兵法》,世界上最先进国家的军队都需要2000多年前中国兵家的聪明智慧。几年前,解放军代表团访问瑞典,其中包括一所瑞士军事学院,对方主动提出与代表团讨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著作《黄石战记》。虽然瑞典的军事装备和工业在世界上非常先进,但是中国古人的智慧对他们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还有一个反证。无论是1860年的英法联军,还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第一个行动就是抢劫当时中国文物最集中、最全面、最完善的圆明园和故宫,然后运回国内充实自己的博物馆。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当时号称“船强炮强”的西方列强,把脆弱的大清帝国视为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中国古老而传统的文化。第二,从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和载体,是立国之本。什么是传统文化?目前众说纷纭,没有统一完整的现成答案。但是,通过对文化定义的理解,我们可以对这个概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握。《现代汉语词典》将文化定义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其是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化或文明,就其广义的民族学意义而言,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人们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可见,传统文化这一概念的含义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而且是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时期的成员所共有的;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反映的是中国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与社会生产、生活、人们的意识、道德等精神层面的密切关系。它不仅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进程的关系,也揭示了传统文化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都是决定性的。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具有基础性和不可替代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敢为人先,不落俗套,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且导致了奴隶社会的最终解体和新的社会形态——封建社会的诞生,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转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焚书坑儒”,以国家机器的力量,消灭由他统一的其他五国的文化,旨在从根本上铲除旧国复辟的精神支柱,巩固其统治地位。这证明了文化在巩固或推翻政权中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汉武帝为了充实强兵,加强对人民的统治,首先从意识形态入手,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强行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扶持“皇家文化”的发展。从此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建国的思想基础。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国后,接受了五代频繁动乱的教训,大力提倡“天子看重英雄豪杰,文章教二曹;一切都低人一等,唯有读书高;“加强文化在精神统治、思想规范、行为引导等方面的教育,形成了宋代文化事业的空前繁荣,从而巩固了宋朝310年统治的政治基础。一方面,明清统治阶级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巩固其统一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和倡导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多种思想文化;另一方面发动了“文字狱”,对不符合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和利益的文化进行了全力的扼杀和破坏。后果之严重,场面之惨烈,前所未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持续时间超过1320年、跨越八九个朝代的科举制度,直接关系到封建王朝统治的存亡和兴衰。科举制度始于隋朝(581-618),止于清末(1905)。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制度,它使得原本是传统宗法制的儒家价值观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成为中国皇权制度合法化的标志。通过科举制度从社会中选拔精英,保证了精英来源的开放性和竞争性,维护了社会文化秩序的整合与稳定。晚清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大量没有名望的社会精英挤进文人阶层,科举制度名存实亡。1905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崩溃了。仅仅6年后,辛亥革命爆发,彻底结束了清朝的统治。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不用多说,已经看得很清楚了。第三,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它既包含了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精华,又融合了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优缺点,经久不衰,博大精深。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传统文化植根于世界东方的沃土。经过4000多年的发生、发展、积累和沉淀,逐渐形成了以中华民族为主体,吸收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优点,具有自身鲜明特色和独特性的优秀文化,曾经创造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古代灿烂文明;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践性和辩证性。传统文化立足于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和人民精神生活的现实,经过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站在了那个时代的最高点。这些思想中有许多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如老子的幸福观、孔子的世界观、庄子的生死观、孙子的战争观等,都渗透着辩证思想的光辉。第二是过程和渐进主义。传统文化的发生、发展、演变和形成经历了一系列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包括取舍、补充、丰富、发展和完善;它是经过长期的沉淀和积累,逐步完善,不断升华,建立起来的。第三是民族性和融合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和特征,渗透着古老东方民族的智慧和智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古代文明一起,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同时,传统文化在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以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视野,融合了中国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优势和长处,逐步丰富和完善了自己。第四是同异。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统一的体系,内容丰富,涵盖各个领域。至于传统文化的具体划分,则更加细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文化结构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次,学科领域可分为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法律文化、管理文化,以及高雅文化、大众文化、商业文化、大众文化等不同分支。五是标准化和可操作性。传统文化既有思想性、理论性、概括性,又有规范性,如“君君、臣、父、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否则就违反了礼仪。第六,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经过无数后人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虚心向前人学习和丰富,又根据时代的需要加以超越,这样一个永无止境、持续不断的接力运动,经过几十代人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才逐渐形成,不断补充,不断完善和成熟,非常来之不易。四、从传统文化的成果来看,它是我国人民包括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体系庞大,数量惊人,难以计数,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成就,不是短篇幅能解释清楚的。这里仅举几个例子,供读者参考。首先,思想道德方面。这方面的著述非常丰富,成就显著,影响深远。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大学与中庸,庄子的《逍遥游》,孟子的《孟子》,以及后来的三字经,子规,诸子百家的治家格言等等。其次是科技。这一领域的成果和著作非常丰富,涉及面很广,其中很多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如秦代李冰父子设计监理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汉代科学家张衡制作的天文测量仪器浑天仪,以及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数学家祖冲之、水利学家郭守敬,以及《天工开物》、《全民必备技术》、《农业行政百科全书》等科学著作就是杰出代表。第三,军事研究。传统文化在这方面的著述可以说是辉煌的、独特的、硕果累累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膑孙子兵法》《黄石孙子兵法》等军事著作,古往今来名闻遐迩,惠及当代。还有著名的军事家张亮、韩信、曹操、诸葛亮、谢玄、、、刘伯温、戚继光、左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成为智谋和智慧的象征,至今仍赞不绝口。第四,文学艺术,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精品荟萃,广受欢迎。比如,从古至今广为流传的诗词文章,最简洁的概括如《唐诗宋词元曲汉文》,最生动的描写如《学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偷》、《读万卷书,下笔如神》,都是生动的证明;还有对历史上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的简要概括称谓,如“竹林七贤”、“唐宋八大家”、“扬州八怪”,是褒是赞。至于文学、历史、散文、诗歌、小说创作方面的辉煌成就,更是异彩纷呈,不胜枚举。如《诗经》、《离骚》、《史记》、《汉书》、《紫同治剑》、《四大古典小说》、《三言二拍》等。最近看到一首小诗,里面嵌入了19中国古典小说:“桃花红遍东西方,官场文人爱金瓶。三言二拍赞今朝,聊斋史书映西厢记。“他在教育、音乐、绘画、戏剧、雕塑、体育和宗教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第五,医药、农业、建筑、冶炼、制造、旅游、烹饪、饮茶、健康健身。传统文化的积淀是非常丰富和难得的。如《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茶经》等。五、从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来看,它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民族的灵魂和根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表达了中国对当今世界的深刻认识和战略选择。它强调文明的多样性,赋予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以历史责任和时代坐标。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和谐。只有创造深层次的文化和谐,才能创造“动态、稳定、有序”、全面、可持续的社会和谐。文化视角下的社会和谐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体的文化层面,包括文化资源、精神生产、文化传播、文化消费和文化交流等领域。二是普遍而深刻的文化层面,即渗透于各个领域的共同理想、组织和行为模式的和谐。构建文化和谐,需要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应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和现实生活中普及性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普及不够重视,措施不足;宣传、出版、教育等默契配合不到位,声势不大;思想规范、行为引导和榜样示范与文艺创作和各种形式的合作差距较大,不尽如人意;政策引导、资金投入、教材审批、普及方式、师资队伍都有待提高。这需要认真解决。二是处理好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合理成分和优秀成果的问题,以便继续丰富和发展,完善和提高,升华。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充分吸收和借鉴各种优秀文化养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后必须继承和发扬。当前,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加,外来文化的影响得到了加强;而且外来文化的内在需求和外在压力双向增加,通过各种渠道、层次和方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强度释放出来,这是必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因势利导,量力而行,为我所用,传统文化才能在新形势下不断发扬光大。三是应对传统文化的“外热内冷”,理性把握稳中求进的问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国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汉语热,包括了解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地位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我们应该冷静客观地看待国外的汉语热。他们大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国内对传统文化也有不同的看法,形成共识需要一个过程。仓促行事是没有用的。四是处理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难以掌握,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传统文化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积累很多,觉得无从下手;时空太远,文字难以理解;工作很忙,很难钻研。另外,传统文化本身有精华也有糟粕,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利也有弊。如何适应社会转型的特点,针对当代青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的情况,在教材编写、普及、配套项目、激励机制、组织领导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使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落实到工作、学习、文化、娱乐和日常交往中,成为一种自觉自愿、健康向上的活动;政府机构也要准确把握文化系统的价值取向,探索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工作新模式,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进一步增强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