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的近代和现代地
公元17~19世纪,欧美资本主义有了很大发展。欧美强国不再满足于探寻海上通商航路,而是要求深入了解大陆腹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情况。原有的航海地图和世界地图就显得不够详尽了。随着瓜分领土,扩张殖民地的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在许多国家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形成近代地图发展的主流。
测绘地形图,以西欧为最早。1730~1780年,法国的卡西尼父子(G.D. Cassini & J.Cassini)测绘的法国地形图颇负盛誉。大革命之后不久,法国完成了当时最精详的 1:56000比例尺的地形图。1818~1882年又完成了1:8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1898年以后,开始测绘比例尺为1:50000和1:20000的新地形图1953年全国1:2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基本完成,后更换比例尺为1:25000的地形图为基本地形图,并分民用、军用和山水底图3种型式出版。这项工作在7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目前仍以覆盖全国的1:100000比例尺地形图293幅印刷得最为精美(8色),更新最为迅速(8年一次)。英国1653年开始测绘爱尔兰地形图,1791年成立陆军测量局,1870年出版1:63360比例尺的单色地图(第一版),1887~1914年完成以25英寸表示1英里的地形图,1800年在印度恒河流域测绘以1英寸表示5英里的地形图。20世纪初,英国在地形图测绘方面本来居于领先地位,但50多年来未能解决地图更新问题,仅对居民稠密地区每7~8年更新一次,农村和山地沼泽区15~25年更新一次。欧洲几个面积较小的国家较早地完成了地形图的测绘工作。比利时在1846~1886年完成了比例尺为1:20000的全国地形图,以及缩小到比例尺为 1:40000的全国地形图。1947年更换为1:25000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国家基本地形图,***237幅,1970年出齐。以后每6年更新一次。瑞士在 1833~1865年完成比例尺为1:100000的“都孚”地形图,1973年完成比例尺为1:25000的基本地形图。这种地图采用 6~8色印刷,以地貌晕渲表示的精美而著称,每6年更新一次。其他欧洲国家地形图测绘的进展参差不齐。德国1848年成立帝国测量委员会,测绘了比例尺为1:100000的全国地形图,1939年颁发全德1:25000比例尺地图的统一符号图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的测绘工作一度中断。1952~1957年全境2086幅地图全部更新一次,1967年大部分地区拥有比例尺为1:5000的基本地形图,并编制了覆盖全境的1:50000比例尺地形图,更新期为5~10年。民主德国则在战后建立了统一的测绘局,1969年完成全国1:10000比例尺基本地形图6150幅,并编印了1:25000~1:200000***5级比例尺的地图。1797年俄国成立了地图局,1805年出版第一套国家基本地图,但比例尺为1:840000,内容比较粗略。1845~1863年又出版了俄里地图(比例尺约为1:126000)。十月革命以后,列宁于1919年签署了成立测绘总局的命令。以后在统一领导下保证了国家建设中所需要的精确地图。美国在1870~1900年间开发西部的热潮中测绘了一部分1英寸表示4英里(比例尺约为1:253000)和1英寸表示8英里(比例尺约为1:506000)的地形图,面积约达500万平方公里。这一时期被称为美国地图史上的黄金时代。1879年,美国成立了地质调查局,负责开展国内地形图的测绘。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包括1:125000在内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只覆盖领土40%。到1978年,1: 24000比例尺地形图约覆盖全国70%。
17世纪以来,各国纷纷成立测绘机构,主管国家基本地形图的测绘。各国绘图比例尺日渐增大,形成不同的比例尺系列。各国规定的地图更新周期不同,使用的地图投影方法、分幅、图例符号和表示方法也规格不一。在美国甚至各州采用的中央经线和标准纬线也各不相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东方同西方的对峙,地形图的测绘逐渐形成二大体系:一是以高斯-克吕格尔投影作为数学基础;一是以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作为数学基础。并且地形图的测绘还有按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建立多级分幅体系的趋势。 17世纪,欧洲地图测绘技术传播到中国。18世纪初,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组织了亚洲最大规模的地图测绘1702年康熙命法国传教士张诚(J.F.Gerbillon)和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 (T.Pereira)先在北京附近进行试点,1707年扩大到北直隶(今河北省),1708年沿长城测绘,1709~1710年陆续完成东北地图,1711~1712年一队出山东,一队出长城测定喀尔喀蒙古地方。1708~1718年间康熙又命法国传教士雷孝思(J.B. Regis)和杜德美(P. Jartoux)测制全国各省地图。雷孝思等***测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天文点630个1718年完成了以北京为中央经线的《皇舆全图》(图6[皇舆全图中的一幅]),并石印出版后又增测新疆西南部和西藏地图,改称《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图上最早标绘出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后来康熙派人随军进藏测绘,又培训嘛进行恒河上游的调查,并由法国传教士唐维尔(D'Anville)编绘成图。乾隆于1756~1761年间派何国宗、刘统勋合作编制《西域图志》。1761年哥彼尔(A.Gaubil)参考俄蒙文献,汇编亚洲全图。这幅图北尽北冰洋,南至印度洋,西达波罗的海、地中海和红海,采用梯形投影,比例尺大约为 1:1400000,是当时最完善的一幅亚洲全图。
《皇舆全图》的测绘以天文点和三角网为依据,奠定了中国近代地图的基础。1865年胡林翼根据《皇舆全图》和《乾隆内府舆图》改编成《大清一统舆图》,在国内流传,成为当时一般民间出版的地图的蓝本。1903年成立陆地测量局,初期编绘的1:100000和1:300000比例尺调查图,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60%,这些调查图是用测绘皇舆全图的天文点和三角网作控制的。1930~1933年间,申报馆出版的《中华民国新地图》也采用了《皇舆全图》中的一些经纬度数据和地图资料。与此同时,由唐维尔改编成的法文版《中国分省图》和《满蒙地图》,俄国1889年出版的比例尺为1:1680000的《亚洲俄罗斯南部边疆图》,印度测量局编制的1:1000000比例尺的印度及其邻国地图,斯坦(Sir A.Stein)编制的1:1000000比例尺《中亚地图》,日本汇编的1:500000和1:1000000 比例尺的《东亚舆图》等大都是以当时的实测地图为骨架,修订出版的。
国际百万分之一世界地图 1891年在伯尔尼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地理会议上,彭克(A.Penck)提议国际合作编制世界地图。为此1909年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会议,提出了统一的分幅编号,地形表示,城镇分级和地名拼写的初步设计方案。1913年和1928年又分别在巴黎和伦敦开会,决定采用分层设色法和公制单位,拟订了专门的改良多圆锥投影。1962年在有40个国家参加的波恩会议上,修改并通过了国际百万分之一世界地图编绘细则和图式,规定了在北纬84°和南纬80°之间采用等角圆锥投影,两极用极球面投影;规定了统一的图廓整饰、地理内容和表示方法;拟订了地名译写原则。这一倡议对地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有贡献的,得到亚洲和欧洲国家的响应。例如,苏联制订了编制地图的规范,完成了全苏184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编制工作,而且采用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分幅作为各级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的基础。中国早在1907年就独立完成了第一版全国百万分之一地图,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又先后两次更新。美国主要翻印了其他国家的百万分之一地图,本国的百万分之一地图于20世纪50年代完成。全球陆地***约9000幅地图,其中大部分地区已经编制出版,但质量参差不齐。编制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的倡议原来只考虑了陆地部分,后来由17个国家分区承担编制的大洋水深图也采用了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分幅系统。以后,国际百万分之一土地利用图、森林图、地质图和地貌图的编制计划也相继提出。但由于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内容和精度很不一致,国际交流受到限制。为此,苏联提出用编制1:2500000比例尺地图代替百万分之一地图,并和东欧各国一道,费时20年,于70年代中期全部完成这项工作。美国主张编制国际 1:2000000比例尺地图代替百万分之一地图。现已完成了欧洲各国的 1:2000000地图和这一比例尺的世界航空图,并设计了1:2500000大西洋地图,1:5000000和1:7500000比例尺世界航空地图,以适应超音速飞行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