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北寺具体位置在哪里?

位于辽宁省海城市毛奇镇的一个山坳里。

历史:

大北寺,一座古老的寺庙,原是海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址位于海城市毛奇镇唐王山南坡,建造日期不详。根据现存碑刻和史料记载,清道光二十八年、同治元年曾多次修缮。光绪八年,周边八村推举五级进贡生曲永昌为社长,提出筹集巨款,多建楼阁。这座寺庙的规模是空前的。

此后战乱,社会大起大落,僧人被驱逐,没有住持。文革结束后,寺庙年久失修,只有一名老信徒守护。1993年,为落实宗教政策,满足当地信众需求,开发汤旺山硅砂矿资源,经鞍山市宗教事务办公室(现宗教局)批准,将大北寺迁至海城市毛奇镇曹家堡村一座半山腰(慈沟)进行重建。

1994海城市政府批准寺庙用地。经过僧人和信众几年的努力,现在的寺址规模已经初具规模。1993旧址重建时,古寺石碑、大殿砖瓦木及“大北寺”寺名等物质文化古迹全部移至曹家堡村现址。

扩展数据:

道场练习:

和尚每天休息四个小时,凌晨两点起床,晚上十点休息。寺内有禅堂,挂有钟板。和尚每天坐五香,每次坐香一小时左右(念佛的和尚每天坐第一香,其余时间坐香都是在佛堂里修行)。

和尚们一天集体念十遍楞严咒;每半个月依法诵戒一次。和尚平日不准随意外出,安心在寺内做道术,早晚念经,打坐,念佛,听法,学戒,念咒,出坡。按照佛教的制度,每天都要穿灰颜色的染衣,不允许穿艳丽鲜艳的衣服。

每年的4月16日到7月15日,大北寺的僧人要按照佛教的制度在夏季定居。避暑定居是佛教僧侣一年中的重要修行,是按佛教法制修行的根本内容之一。

百度百科-大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