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可供性名词解释

媒介可供性名词解释介绍如下:

媒介可供性指某一特定背景下行动者感知到的其能够使用媒介展开行动的潜能与媒介潜在特性、能力、约束范围的关系。

媒介可供性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在1979年提出,用于强调"环境属性使得个体的某种行为得以实施的可能性"。2003年,Wellman等学者率先将此概念引入传播学,并将其视为"技术/物影响日常生活的可能性",借此研究互联网提供给人的诸多功能。2017年莱斯等人进一步提出媒介可供性(mediaaffordance)的概念。

什么是媒介可供性?

“可供性”即“affordance”,概念最初源自于心理学领域,由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于1979年首次提出。他将可供性概念界定为“环境对于动物提供行动的可能”,强调对于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与互惠关系的考察,这种关系能被生物感知并使它们采取相应的行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技术的进步,技术不断影响和重构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对于“可供性”概念的研究也逐渐由自然环境扩展至社会技术环境,从心理学领域扩展至交互设计领域和传播学领域。

2003年,Wellman等学者率先将此概念引入传播学,并将其视作“技术/物影响日常生活的‘可能性’”,借此研究互联网提供给人的诸多功能,凸显了“可供性”概念的社会属性。2017年,莱斯(R.E.Rice)等人进一步提出媒介可供性(media affordance)的概念。

指某一特定背景下行动者感知到的其能够使用媒介展开行动(与其需求或目标有关)的潜能与媒介潜在特性、能力、约束范围的关系。举例来说,微博的点赞、评论、转发等技术功能为我们提供了与他人互动交流的“可供性”,而人们感知到这种可供性,并且利用其实现对社会议题的参与,甚至基于“趣缘”而形成传播圈层。

在我国,教授潘忠党于2017年首次将“媒介可供性”概念引入我国传播学界,并提出了初步的研究框架,即“媒介可供性”包括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三个要素,每个要素都可以被划分为若干个可供力,成为我国传播学者进行可供性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