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五官幼儿园小班1科学教案的活动目标;
知道五官的名称和用途;
活动准备:
游戏歌曲:《小手拍手》;挂一幅画像;
组织形式:
集体教学;
活动流程:
展示挂图,鼓励孩子识别并命名五种感官,如鼻子、两只眼睛、一张嘴、两只耳朵等。
二、五官的使用:
1,老师进一步启发问题:五官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会为我们做什么?
2.孩子回答后,老师总结如下:
(1)鼻子有两个鼻孔,可以帮助我们呼吸,闻到这种不同的气味;
(2)眼睛里有一个又黑又亮的眼睛,会帮助我们看到很多东西;
(3)口腔中有牙齿可以咀嚼食物,舌头可以帮助我们咀嚼和吞咽食物;同时,口腔也是一个呼吸器官。
(4)耳洞里有一层膜,可以帮助我们听声音。
第三,让我们玩“小拍手”游戏
老师和孩子一起听音乐,根据节奏拍手,五官点头。
附歌:《小手拍》
1=C2/4
332|11|224|321|554|33|2123|1-||
拍手,拍手,指出你的鼻子。
拍手,拍手,指出你的嘴。
拍手,拍手,指出你的耳朵。
拍手,拍手,指出你的眼睛。
第四,评价孩子的活动,送小红花作为鼓励。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结束
《五感》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2活动目标;
1.感受和体验你五官的外在特征,激发孩子探索五官的兴趣。
2.尝试五官结合,体验创作的乐趣。
3.知道如何保护你的五官。
4.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与同龄人和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镜子,脸部轮廓底板,笔,五官拼图。
指导要点:
1.游戏:“指向五官”,老师给出一个五官的名称,让幼儿快速指出。
2.照镜子:请你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的脸,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长什么样;看看你身边的孩子五官哪里和你自己的一样。
3.设计五种感官:
教师和孩子们利用多媒体设计五官课件。
四。小组活动:
1.在科学区提供五官的拼图,要求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把五官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2.在美术区提供幼儿五官轮廓和笔,让幼儿画出五官。
教学反思:
从教学情况来看,我感觉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更好的理解你的问题或者总结,是他们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有”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3一、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机会,引导儿童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小班的孩子很好奇,他们对周围的事情很感兴趣。五官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对孩子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游戏、童谣等教学方式满足孩子们探索自我的需求,通过活动让他们了解保护五官的简单常识。
二、活动目标
1,积极快乐地参与了解五官的活动,在活动中有观察和操作的兴趣。
2.知道如何照顾五官,并学习简单的方法来保护它们。
3.知道面部器官的名称和位置,说出各个器官的主要功能。
“活动重点:知道面部器官的名称和位置,说出各个器官的主要功能。
“活动难度:学习简单的保护五官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耳朵、嘴巴、鼻子、眉毛的器官贴上绒布和图片,几张娃娃脸,一瓶花露水,每人一面小镜子,录儿歌《小手拍手》《丢手帕》。
2、体验准备:孩子已经学会唱儿歌《丢失的手帕》。
四、活动过程
1.知道五官的名称和位置。
玩照镜子的游戏:照镜子,看看谁在里面。你脸上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五官的名称)
2.通过“贴脸”游戏巩固对五官位置的认识
“A、把娃娃的脸贴在磁吸板上让孩子观察:“娃娃的脸和我们的脸一样吗?少了什么?"
“B、让孩子操作学习工具,正确地在娃娃脸上贴上五官的位置。
“C,请个别小朋友出来,给磁吸板上的娃娃贴上五官。
3.了解五官的作用和保护方法。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孩子感知五官的作用。首先老师问:“小朋友,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五感。你知道它们的用途吗?”孩子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来回答。然后老师设置情境,让孩子充分感知五官的作用。
(1)展示眼睛图片,问小朋友: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让孩子们回答。然后让孩子闭眼10秒,让孩子说出闭眼后的感受,觉得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
老师:如果我们的眼睛受伤了,我们可能会失明。怎样才能保护好眼睛?(请小朋友回答)
总结:不能用手揉眼睛,眼睛会红,不能用东西戳眼睛,眼睛会瞎,不能太近看电视,不能长时间看电视,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看书。
(2)出示眉毛的图片,问孩子: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让孩子讨论,让孩子回答。
老师:1。保护眼睛的功能。眉毛是保护眼睛的天然屏障,可以防止汗水、雨水、灰尘、异物从眼睛上方对眼睛的刺激,对眼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2.它能表达人的情感。3.可以调节眼睛和头部过热。4.很美很美。所以要好好保养眉毛,不要拔。
(3)出示鼻子图片,问孩子: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让孩子们回答。老师喷花露水让孩子觉得鼻子是用来闻的。老师:孩子们,现在我们知道了鼻子的作用,我们该如何保护它呢?(让孩子思考并回答)
结论:不要挖鼻孔,往鼻子里塞东西,这样会很危险,也不卫生。流鼻涕的时候用纸巾或者手帕擦鼻子。有时间的话可以按摩一下鼻子,这样我们的鼻子会很舒服。
(4)播放一首录有“丢失的手帕”的儿歌,问孩子是否听过这首歌。你从哪里听来的?当孩子们说的时候,展示耳朵的图片。
老师:我们的耳朵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它呢?(让孩子思考并要求他们回答)
结论:孩子不能自己掏耳朵,掏耳朵的时候大人一定要帮忙。不能把小东西塞到耳朵里,也不要听太多尖锐的声音,会伤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