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若瑄的日文歌除了高达seed的OP外 还有哪些..?

日本 打入红白

时间:1995年

年龄:20岁

成功:组成“黑色饼干”,三张专辑总销量300万张

在台湾被定义成小脱星的徐若瑄被一家日本事务所看中了,认为她是个敢于突破形象的女孩,向她发出邀请。徐若瑄几乎是立刻答应了,“当初我简直是‘逃’到日本的!”她甚至还来不及细想自己对日语一窍不通,到日本后是个文盲,并且必须离开从小同住的家人

“刚到日本的时候,一句日语都不会说,一个朋友都没有,想尽快与人交流必须努力学习日语,所以我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语言不通所以很怕别人误会自己不合群、不高兴、耍脾气,所以总是笑笑笑,无论什么场合我都只能笑,回到家里就用热水敷脸,因为脸上的肌肉全部僵了,笑得僵了。”

1995年1月,她以《YOUNGJUMP》的封面在日本走红,号称“台湾来的宫泽理惠”。同年10月演出电视剧《钻石小姐》,并初次发行单曲《唇的神话》。再后来,做主持、出专辑、拍日剧,与日本明星谈恋爱,还赢得了“广告女王”的封号,真正在日本成为了一线明星。最骄人的战绩是,她与南原清垄(南南见)、天野博之(天山)组成的“黑色饼干”乐团在日本发行了三张专辑,总销售量300万张,荣获日本1998年度ORICON排行榜新人销售第一名,成为东南亚最知名的合唱组,甚至被邀参加“红白歌会”。

然而,正如张爱玲说的那样:成功来得晚,快乐也减半。所以,徐若瑄的内心,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或许永远都无法了解她的伤痛,以及她从不平坦的成功。

人气下滑 回台受捧

时间:2000年

年龄:25岁

回归:日式造型、才女身份、绯闻只找周杰伦

尽管1998年才荣获“JAPANGOLDDISC1大赏唱片销售最佳新团体”奖,但在后浪推前浪速度无限快的日本,由于1999年7月发行的单曲《Bye-Bye》销量没能达到日本当红节目“火焰大对抗”的要求,黑色饼干被迫解散。离开综艺节目之后,Vivian(徐若瑄英文名)曝光率锐减,代言的线上游戏在日本推出之后,反应也不热烈,关于Vivian在日本的人气下滑,间接影响厂商生意的耳语不断,也有人说她是在日本失利,才准备回台湾的。Vivian想了想坦然说:“要这么说,也没什么不对。”

“在日本,大家一听我讲日文就笑,大概因为这样,所以自然就负责在综艺节目里搞笑。但是,在日本越搞笑的艺人,要转型就越难。他们只要演戏演得越正经,大家就觉得越好笑。所以我不能再继续待在那边。”

这时的徐若瑄早已不是18岁时拍完写真却不知道怎样面对后果的清涩少女,聪明的她把这当成一次契机,2000年,带着叫好又叫座的第二张国语个人专辑《假扮的天使》,徐若瑄打回了台湾市场。谁也没想到当初那个拍写真集的土妹,竟能幻化成这般精灵可爱的模样。但在好多歌迷眼里,她就像十几年前的伊能静,是一个半日半华的双面偶像,不会太为她而激动疯狂。

Vivian惊觉这一点,于是她携着日式造型与才女歌手的身份,连带着和本土天王周杰伦因合作音乐而传出的若即若离的绯闻,“假扮的天使”当然无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