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歌的艺术特色

锦歌的表演形式为多人围坐演唱,同时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及木鱼、双铃等自行伴奏。

锦歌的唱腔风格大致要分为堂、亭两大流派。堂派主要流传在农村中,唱腔粗犷有力,曲调接受民间歌谣,擅长唱杂念调.

锦歌的曲调丰富繁杂,大体可分为四类。一类叫杂念仔、杂咀仔,唱腔近于念诵,自由活泼;一类是四腔仔、五腔仔,也叫七字仔、大调或丹田调,是锦歌独具风格的基本曲调;一类叫花调、杂调;一类是顺乐曲。

演唱形式有一人唱念,两人对答,三、四接着唱念,也有自唱乐队伴秦的。漳州市的围坐弹唱多,厦门有许多节目是站着演唱,并借助动作来表现。

锦歌的主要曲目有四大柱:《陈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孟姜女》,八小节:《妙常怨》、《董永》、《井边会》、《吕蒙正》、《刘永》、《寿昌》、《闵桢》、《高文举与玉贞》。抗日战争时期,产生了一些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曲目,如《长工歌》、《送郎参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