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我在澳大利亚生活的真实感受

家里的朋友经常问:澳大利亚的生活怎么样?

我无法用一个“好”或“坏”来概括。这就好像有人问你在中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真的很难回答,因为不同的人感觉不一样。

今天,无论澳大利亚的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体育,我都会站在一个普通普通公民的立场上,如实记录身边人最真实的感受。

当然,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从中国到澳大利亚的华人移民。至于在澳洲土生土长的人,感受肯定会不一样。正是因为移民对双方的了解和比较,才能更好的理解两国的生活差异。

我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介绍他们,从好的方面开始。

首先,积极的反馈

除了澳洲的社会福利相对较好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以下个人感受:

1,自然环境好。

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纯净的空气,透明的蓝天,温暖的阳光,清澈的海水,干净的沙滩,随处可见的大片绿地,可以说是大家对澳洲的印象,真的是货真价实,没有掺假。

澳大利亚相对地广人稀,可以说人类已经在大自然中生活了。大蜥蜴和蜘蛛经常跑出家门。甚至有一次,我不知道我的卧室里藏着一只蟋蟀。我会在晚上尖叫,每天给我唱摇篮曲。我家附近有一个叫福克斯山的小高尔夫球场,我也从来没想过为什么要叫福克斯山。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一只死狐狸直挺挺地躺在路边,我们才意识到,真的有一只狐狸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晚上出没,所以不为人知。

至于房前屋后的树,更常见的是一只澳洲负鼠每晚都主动嘶叫。如果他们钻进屋顶,那就相当烦人了,半夜会听到天花板上的脚步声,这让我刚来澳洲时毛骨悚然。后来我也不怕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找个专业公司把他们赶走就行了。

毫无疑问,对于我这样特别热爱自然和动物的人来说,澳大利亚是个好地方。每天叫醒我的是窗外的鸟叫声和歌声。澳大利亚养各种宠物的人比例很高。猫狗随处可见。关键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待遇都很好。每一个热爱动物的人看到它们如此快乐地生活都会很高兴。

当然,这个地方也适合我这种喜欢安静的人。因为人口密度低,住户间隔大,平时外面没人,很难听到声音。有时候我家的猫在家里对着电脑一天,除了窗外的鸟鸣,我能听到的只有键盘的敲击声。感觉这段时间特别超脱。我是陋室,胜于桃花源。

下图是我女儿和朋友,正在和野生袋鼠赛跑。你可以在离城市稍远的地方找到野生袋鼠,不一定非要去动物园才能在围栏里看到它们。

2,相对公平,按规则办事。

虽然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在澳大利亚,至少表面上,你不会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至少,整个社会都把公平、正义、尊重当做美德。虽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真正做到,但至少大众是认同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澳大利亚要小心被指责种族歧视。有时候我跟我女儿说起一个黑人,我并没有歧视的意思。我只是用肤色来区分我指的是谁。女儿会赶紧打断我,提醒我不要歧视。一个十岁的孩子对这个如此敏感,说明学校对这方面的教育非常重视。

作为一个与政治无关,不做大生意的普通工薪族,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在澳洲做事不需要找关系信任人,任何政府机构都是公事公办,完全按照规定运作。只要按照单子准备好资料,就很简单,不需要面带微笑讨好任何工作人员。

3.照顾弱势群体,慈善工作深入人心。

对于行动不便的儿童、老人和残疾人,无论从公共设施还是人文关怀,都做得非常好。不是口号,是细节,随处可见,包括他们专用的通道和设施,我会在另一篇文章中详细介绍。

我的两个朋友在为弱势群体做服务。他们在政府机构工作,其中一人专门帮助新移民。

另一个朋友在妇女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工作,专门接收遇到重大困难无处可去的妇女儿童。比如遭遇家暴的女性会带着孩子去找她们;没有合法签证而无处可去的妇女和儿童,因为他们的丈夫抛弃了他们.....收容所免费为他们提供临时住处,保证他们的衣食住行,还会为他们找律师,办理难民签证。

澳大利亚的劳动力不便宜。虽然可以从捐款中获得物资,但雇佣这么多工作人员为他们服务,政府要花很多钱。澳大利亚的税收并不低,但相对来说,很大一部分已经花在了人民身上。

我朋友工作的妇幼急救中心叫妇儿& amp;女孩急救中心。以下两张官员参观本中心的照片均来自本中心官网:

澳大利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慈善机构,都不是为了作秀或者形象工程。几乎每个购物中心都有他们的临时摊位卖东西,所得款项用于慈善事业。平时家里会有人来宣传,让你捐一点钱。最常见的是慈善机构设立的二手商店。商店里的所有东西都是捐赠的,清洗消毒后出售。里面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志愿者,卖的钱都用于慈善事业。据说是二手店。其实有很多全新的东西都是有标签的,有些是不合适的赠品,不用的时候赠送,有些是厂家商家赠送的。我自己也会逛这样的店,给孩子找书。反正书越多越好。用在二手也没关系。

4.体力劳动也受到尊重。

在澳大利亚,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是表面的,更是深入人心的。因为蓝领的收入往往会秒杀那些看起来体面光鲜的白领。而且他们的工作没那么操心,心理压力也小,甚至时间也更灵活自由。

当然,受过高等教育、聪明、专业、有技能、有能力的人,在任何社会都会生活得很好。如果你没有那么聪明,没有学历,没有自己擅长的技能,也不要害怕。只要你肯努力,肯吃苦,就一定能挣到钱。

比如保洁,不难学吧?可以说是零入门成本。我们在购物中心各处的清洁工人拿着扫帚和拖把四处巡逻,以确保他们所负责区域的清洁。难不难?就是这样一份工作,工资不低于办公室文员。而且一点也不会被人看不起。当他们来清理你面前的桌子时,我们会非常礼貌地表示感谢。从他们的脸上,你会看到自信和从容,偶尔我们也会开心地跟你打招呼。

众所周知,在西方国家,医生和律师都是高薪体面的工作,所以考这些专业特别难,而且大学学习的时间也比普通专业长。很多中国移民都希望子女从事这种体面、稳定、高薪的工作。所以孩子很小就参加了各种补习班,要拼成绩。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维里,无论蓝领工资多高,我们都不愿意让孩子去做。

但大多数普通的当地西方人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认为孩子一定要从事公务员工作。邻居家的大男孩,高中毕业没高考,去了TAFE(类似中国的职业学校)学汽车维修。估计他很喜欢干这个,在家就把时间都花在摆弄一辆被他拆了一部分的车上。做技工也算是有一技之长,收入也高,不用担心失业。澳大利亚没有汽车就像没有腿。每个家庭至少有一辆车,车辆保养是钢铁需求。

记得看过报道,澳洲一般搬砖工一个月能挣2万到3万澳元。当然,这也是实实在在的血汗钱,风吹日晒,也是强健的体魄,人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我每天接送孩子,路过附近的工地。我经常看到工人们边听音乐边有说有笑地工作。我觉得他们很幸福。

如果想不那么累,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技能,比如当电工、水管工、锁匠、裁缝、鞋匠等等。这些工作相对轻松,时间灵活自由,还是可以过得很舒服的。

我的一个朋友忘了带钥匙,打电话叫人帮她开锁。当她到达时,不到两分钟就完成了,花了60澳元。我离家出走是为了服侍你。

所以在这里,只要你肯努力,不能说你有多有钱,但是丰衣足食住大别墅肯定是可以的。关键是不用靠人脉,简单,清爽,自由。只要是靠劳动挣钱,没有人会看不起,不管是脑力还是体力,也没有人会笑。

下图所示的平均时薪摘自《每日邮报》(澳大利亚版《每日邮报》)2017年10月25日,官网:

5.在一个自由多元文化的国家,新移民更容易融入。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来自世界各地,政府也非常重视保护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每年都有多元文化节,就是对这个的强调。

住在这里感觉自由简单。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不干扰他人,想怎么活就怎么活。舒服开心最重要,不需要考虑太多别人的眼光,包括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有这么多来自世界上这么多不同地方的人,每个人都习惯了。没有人会评判你的人生。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最大的便利就是生活的便利。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买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因为我们有一个中国胃,我们不能没有中国的传统食物。只要有华人居住的地方,我们就一定会找到中餐。现在连澳洲当地超市都有专门的亚洲食品货架,我甚至看到了我们的海天酱油。

政府还为新移民提供许多帮助服务,如免费翻译热线和医院的翻译服务。即使你一句英语都不会说,你也可以在这里过得很好,这一点也不夸张。当然最好是住在华人聚居区,餐厅之类的都是同胞,很方便。

说了这么多好话,澳洲在你心目中是不是特别完美?不用担心,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客观公正地看到它不完美的一面。

第二,负反馈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同样,澳洲的生活也有好的一面,难免会不那么理想。以下是很多人的抱怨。当然,有些东西,在有些人眼里是缺点,但在另一些人眼里,只是优点或者无所谓的东西。这里说的是大多数人的想法。生活追求和性格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

说起在非母语地区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第一个困难就是语言不通。即使我在中国学了很多年英语,还是很难一下子适应。更何况还要用这种半生不熟的语言去面试找工作等等。即使我能胜任这份工作,我也不一定能和当地人或者其他英语比我们好的移民竞争,比如印度人。这也是海外华人依然喜欢泡在华人圈的重要原因。毕竟交流是完全无障碍的,和相同文化的人交朋友更容易相互理解和加深。

不过因为语言问题并不是澳洲独有的,移居其他国家也会遇到,所以我就不单独列出来了。

1,生活单调不变。

澳洲的休闲娱乐产业比不上中国的城市。只有一些酒吧什么的晚上才开门,除了周四,连商场都提前关门。刚来的时候,我很疑惑。上班时商场开门,下班时商场关门,包括银行。我真的不想做生意了。当然,购买食品和日用品的超市营业到晚上9点,也有少数大型超市或便利店24小时营业。只是行色匆匆,不像中国的繁华商业街,每天甚至通宵灯火通明。

澳大利亚人喜欢的娱乐和中国人在中国的娱乐不太一样。在周末或假日,一家人会开车去郊区,在沙滩上冲浪,在丛林中远足,划船和钓鱼,烧烤和露营...晚上泡酒吧的多是没结婚的年轻人。甚至澳大利亚的男人也非常注重家庭。他们一下班就回家,享受老婆孩子的热天。

天一黑,市中心的所有道路都被赶回家。居民区的街道基本没什么人,一个人走在路上感觉有点害怕。如果遇到醉汉或者坏人,很难找人帮忙。所以晚上一般不出门,非要出门也要开车。

所以很多喜欢热闹,喜欢灯红酒绿的人,来到澳门都会觉得很无聊。我总是怀念中国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娱乐休闲场所。而且在时尚方面,澳洲还不如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亚洲人。似乎很难买到合适的时尚服装。或许是身材和审美有差异吧。反正我身边的朋友每次回国都要买很多。所以有这样一个笑话,澳洲被称为“凸凹”,人在物质上是土傻的。

下图是一个小镇的清晨,中国人在打太极拳,西方人也参与其中:

2.澳洲大部分新移民的社会层次比中国低。

对于注重社会阶层的人来说,这真的很困扰他们。在国内,大多是大学讲师、企业管理层、专业人士等社会地位较高的高级知识分子。来澳洲后,很多人不得不放弃原来的专业,做自己能找到的工作。澳大利亚的失业率也在上升。作为一个没有基础的外来者,生存的压力就在这里,不能挑三拣四。

有奶吧、干洗店、杂货铺、鱼土豆店等小生意,也有一些工作,比如幼儿园保姆、当记账员、卖房等等。虽然这里没有职业歧视,而且有很多钱,但是国内很多人还是有点不适应,尤其是他们在国内的亲戚朋友,被问到的时候觉得有点尴尬。

随着职业的变化,接触圈子的层次必然会发生变化。在中国混的是中高层文化的圈子,每天在这里接触的人层次都比较低。并不是下层的人被看不起。他们也很有文化,很有礼貌,但是文化深度确实有差距。

所以,那些享受原有优越社会地位的人,或者想出人头地,高人一等的人,都不适合在澳洲生活。

3.生活安逸不利于年轻人奋斗。

澳洲社会福利好,生活节奏比国内慢。只要有稳定的工作,大家的生活都差不多。人很容易懒惰,没有奋斗的欲望。对于想做大事的人来说,挑战不小。

特别是这里人口少,人流量小,劳动力贵。做小生意不难,做大生意难。澳洲的市场规则已经很健全了,很难有爆发。再加上语言交流、文化融合等等,想要像在中国那样轻松创造一夜暴富的神话,是极其困难的。这里的每一分收入都是一点一滴劳动换来的。真的没有想象中的花生那么多。

澳洲的生活节奏比较慢,外面的变化没有国内那么快。在这里生活久了,人真的会变得越来越清闲。

下面这张照片是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小公园里拍的。每到周末,人们都会来这里野餐,成群的野鸭在悠闲地觅食。整个气氛都很缓慢。

4.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做。

不说大的,只说小的琐碎。在中国,给车加油甚至不用下车,只要打开车窗付钱就行了。在澳大利亚,你必须自己下来加油,然后进屋去收银台付款。得自己动手给轮胎充气什么的。我们中国人刚来的时候,因为不能加油,闹了很多笑话。我们有的人误加油,有的人把汽油喷到自己身上,很尴尬。

在这里买家具,基本都要回家自己安装。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不可能的挑战。幸运的是,对于男人来说,组装家具似乎是一件乐事。老公总是兴高采烈,装起来特别有成就感。玩得开心当然好,但是老公不在怎么办?几天不出门我受不了。花钱请人帮忙装家具?有点尴尬。估计当地人会惊讶世界上居然有这种四条腿的怪物。

澳洲孩子从小喜欢做手工,超强的动手能力是从小培养的。一些当地人出奇的方便。有人把车库变成手工作坊,周末就捣鼓。孩子们在后院玩耍的桌子、椅子甚至滑梯和秋千都可能是他们自己做的。看起来和你买的一样,甚至更独特。

这里的大多数人住在前院和后院分开的房子里。对于我们来说,照顾好前院和后院确实是一个问题。澳大利亚天气晴朗多雨。用不了多久,草就会疯长。当地人家的院子干净漂亮,你也不好意思放纵自己的杂草影响市容。周末,割草机到处轰鸣。当然,不缺钱的也可以花钱请人来做。但是澳洲的劳动力并不便宜。如果是你的血汗钱,我真的不忍心那么花。帮你除草的工人每小时挣的钱很可能比你上班挣的多。想好了自己去做。只是锻炼。

5.花钱不如在家花钱爽。

澳洲人少,人工贵。无论是理发、美甲、按摩、干洗、换裤腿,什么都比中国贵。再加上澳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刚来的时候,脑子里总是不由自主的换算人民币。这个算比较贵,花钱真的不像在国内那么爽,心理上没那么舒服。

我很羡慕国内的朋友,即使是不用上班的全职妈妈,基本都会请家政人员打扫卫生,甚至会请人帮忙做饭带孩子。在澳大利亚我们就没这么幸运了。一想到要付30多澳币,近200人民币一小时,就为了偷偷偷懒?我真的为此感到遗憾。如果要请住家保姆,那就更贵了。保姆的工资可能比自己出去打工高。

我是一个懒的人,不爱做饭,不爱做家务。我想我在中国的时候,虽然没有请保姆,但是经常请钟点工打扫卫生什么的。当时也就十几块钱,完全没觉得有什么负担。

中国到处都是餐馆,如果你懒得做饭,在外面吃又便宜又方便。现在像我不住在华人聚居区,镇上没有中餐馆,西式牛排炸鱼薯条沙拉真的很开胃。如果你想吃得舒服,你就得开车去更远的地方找一家中餐馆。而且,我每天都不敢出去吃饭。人工贵,厨师工资高,菜价自然高。

有个朋友曾经感叹:“在澳洲有稳定的收入不难,但是存钱真的很难!”的确,在澳洲,尤其是悉尼、墨尔本这样的大城市,生活成本真的不低,物价也一直在涨,更何况房价早就翻了一倍。就算全家不上班,政府也不会让你饿死,但是如果你想活得有一点质量,每年出国旅游,送孩子去更好的学校,你真的需要做好理财规划。当然,我是在比较大部分普通人,不包括世代享受生活的人。

总之,澳大利亚是一个美丽而又充满挑战的地方。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追求,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评价。相对来说,那些生活简单,安于平淡,冷漠,独立,动手能力强,对名利奢侈要求不高的人,更容易适应和享受澳洲的生活。到底好不好,还是亲眼看看,亲身体验一下吧。

我相信,只要心中充满阳光,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