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一个梦想之战争为了是么 林达读后感
有些时候会遇到一些小的巧合,看到的时候让人会心一笑。比如有一次看完了电影《As Good as It Gets》,上网发现那天是Jack Nicolson的生日。而今天刚好可以把林达这本讲美国种族问题的书读完,也刚好赶上金博士的冥寿。
相对于系列中的头两本,《我也有一个梦想》的知识性并不是那么强,它更着重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从第一批清教徒登陆北美开始的一百多年的美国殖民时期美国南部奴隶制度起源,独立战争时期北方各州由于自身的宗教追求和道德反思对奴隶制度废除,费城制宪会议上北方各州对南方蓄奴现状的妥协和后来因此而造成的越来越大的南北分歧,讲到后来南方各州为了继续保全奴隶制度一意孤行决定集体脱离美国自由的立国之本,和总统林肯在没有法理认同的前提下过度乐观地发动的南北战争,而林肯有及时地把这场战争的目的由维护统一而转变成解放南方的奴隶,结果使南方的各州一怒之下废除了奴隶制;随后的内容是战后联邦对于南方的安抚政策,以及后续通过的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民权法案、平权法案,和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非暴力民权运动。这些事件随着时间的推进一脉相承,大体清晰地再现了奴隶制和黑人问题在美国历史上的发展与转化。
书里面也夹杂了很多案例的分析,有斯皮尔伯格的电影《阿姆斯达》的历史原型中早期为古巴奴隶争取自由的案件,也有为了废除宗主隔离制度中北方的激进人士进行的对司法的挑战,还有在民权法案实施之后南方的极端保守地区发生的触目惊心的针对黑人甚至帮助黑人的白人进行的残酷的私刑。而在讲述这些案例的同时,美国的司法乃至政治制度已经作为如我这般读者所熟悉的内容,当成工具来分析它们在案件中的作用。任何一个体制都不是完美的,即使在美国的独立的司法制度和以广大普通民众作为陪审团的前提下,也会产生有如佐治亚州培尼案的凶手被无罪释放一样的不公平时刻。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作者引入了“民主要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这个思考。民意有可能带来更为可怕的暴政,这并不是耸人听闻。
的确,整个美国的司法、政治制度,在这一系列历史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不是某一个开明君主所达成的,而是制度这架实现建造好的机器在全体民众的自由意识之下来进行的。而所有这些所基于对前提就是自由的立国之本,以及大家对于这个制度的认同。这也就是南北战争之后北方并没有实施强权控制南方,而南方也愿意继续回到美国的体制中来;这也就是在某些案件得到了不公平的判处,联邦也并没有越俎代庖,而只是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来寻求公义。只有这样,制度才能够继续起作用,也在能够有应有的威信。
尤为可贵的是,作者能够在叙述历史事实的同时试图分析在事件中的反奴隶制激进分子、极端保守主义白人和内人奴隶等各方面人士的心理状态乃至内心活动,同时用作者的理解给读者分析事件所以如此发展背后可能存在的道理。这不但加深了对于这些历史事件的理解,甚至还矫正了一些固有的偏见。当说到马丁路德金所倡导的非暴力运动的时候,作者结合了这种运动形式的来源——印度,讨论了这种非暴力形式是要建立在强势的一方能够以人道的方式来面对发起运动的人群。而当强势的一方没有对生命的基本尊重,这种非暴力运动的形式就是不适合的,人们还是要以珍惜自己的生命为最低准则。同时,各种运动也很容易由不同方面的人士推波助澜,从而失去了运动最初的目标,参加运动的人们所迸发出的激情被错误地运用。更有甚者会希望利用广大底层运动人士的流血而达到震撼的效果,这看似讲求运动的手段,而实质却是对大家生命的不珍惜以致背叛。
我不是特别喜欢最后一节里面提到世界大同时为了一本书结尾而营造出来的一个乐观向上的基调。种族问题不仅对于美国,对于整个世界来讲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歧视、冲突、暴动、屠杀……我宁愿看到人们在沉重之中对种族问题保持着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