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鼓的音乐特征。音乐生来回答。
木鼓发展为京韵大鼓后,在原有的基础上,伴奏乐器增加了三弦、胡俟等乐器,伴奏与演唱相结合,保持曲调严谨、舒适;并把河间话改成北京话,用北京音韵四声(尹平、阳平、上声、去声)说北京白,唱北京韵,唱小品;吸收各种戏曲、杂剧的曲调,吸收京剧的发音、咬字和部分唱腔,借鉴京剧的表演程序,利用眼神、面部表情、举手投足的刀枪姿势,形成一套表演人物形象;并采用了大量的“子弟书”乐书。京韵大鼓有以下特点:雅俗共赏的形式,刚柔相济的风格,说唱结合的方法,一唱多用,表演生动。
京韵大鼓歌词的基本句式是七句,有的还加了嵌词、夹词、叠句。每首歌词约145句。押韵以《北京十三行》为蓝本,大部分唱段押韵到最后。它的基本唱腔包括柔板和慢板。京韵大鼓是唱讲结合,韵白讲究音色和韵味。表演形式为一人站唱(解放后引入双人唱形式)和自打鼓板;主要伴奏通常是三个人,他们演奏的乐器是大三弦、和琵琶,有时伴有低胡。
京韵大鼓唱腔属于板腔,可分为柔板、快板、垛板、快板。基本的重音是起腔、平腔、落腔、高腔、长腔、悲腔等等。平腔适合叙事,高强表达热烈的情感,罗强表达温和轻松的情感。
京韵大鼓有半说半唱的特点,唱中有谈,说中有唱。因此,歌词在歌唱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歌词基本都是七句和跨句,多是重复上下句,更注重音色的韵味,与唱功自然相连。主要伴奏乐器是大三弦和胡俟,有时还有琵琶。演员敲鼓掌握节奏。
北京韵鼓的伴奏音乐可分为“过板音乐”和“唱腔伴奏音乐”。
(1)国板乐:是一种简单的器乐段落,当咏叹调开头使用的“国板”句和段落声音小于句中中音或乐趣时,称为“垫点”。
(2)咏叹调伴奏,可以是空腔伴奏,也可以是“基本伴奏点”伴奏。第一伴奏旋律是同一咏叹调旋律的延伸,连接音乐的自由,衬托咏叹调。此外,还运用一些烘托气氛的手法来表现具体情节的伴奏段落,如《击鼓传花骂曹》中的“夜深”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