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文斯基的经典作品与风格变化
派特洛希卡。
《派特洛希卡》是俄罗斯现代著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在斯特拉文斯基写下他的著名作品《火鸟》后,他的客户贾·吉列夫非常兴奋,决定与斯特拉文斯基为他的芭蕾舞团合作另一部芭蕾舞剧。该剧创作于1910,由亚历山大·伯努瓦编剧,米哈伊尔·富金编舞,尼金斯基主演,6月3日在巴黎首映。1947年,作曲家对原谱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版本在最近的演出中普遍使用。
芭蕾舞剧的故事改编自一个俄罗斯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魔术师在市场上表演木偶剧,结果三个木偶petrushka,一个芭蕾舞演员和一个摩尔人被复活了。派特洛希卡爱上了女演员,但女演员喜欢摩尔人。派特洛希卡无法忍受,所以他设法破坏了他们的爱情。摩尔疯了,杀了彼得鲁什卡。傅进认为这部芭蕾舞剧是他的代表作。其中的舞蹈具有强烈的现代性,采用了机械的造型和步法,突出了角色的性格特征,以男主角而不是女主角作为作品的中心,在芭蕾舞史上具有开拓性的作用。派特洛希卡也是尼金斯基个人最喜欢的角色。
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彼得鲁什卡是《火鸟》和《春祭》之间的桥梁,是斯特拉文斯基个人风格形成和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环节。该剧音乐充满力量,乐器尖锐粗犷,旋律充满俄罗斯民族风情。它在打击乐器和铜管乐器的使用上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是斯特拉文斯基最喜爱的作品之一。后来,作曲家还将三首戏剧音乐改编成钢琴曲。
火鸟组曲
芭蕾火鸟完成于1910年4月。6月25日在巴黎歌剧院首演,获得空前成功。演出结束后,前来观看演出的德彪西见到了这位年轻的作曲家,并表达了对《火鸟》的欣赏。斯特拉文斯基从此成名。有些人认为斯特拉文斯基自从写了《火鸟组曲》以来,已经可以与林斯基·科萨科夫和拉威尔相提并论了。
根据一个古老的俄罗斯传说,芭蕾舞剧《火鸟》的剧本是俄罗斯舞蹈团的导演米哈伊尔·福昆写的。剧情大致如下:伊凡王子为了救被恶魔卡兹囚禁在城堡里的公主,与恶魔展开了殊死搏斗,可惜被恶魔抓住了。危急时刻,王子得到了一只神奇火鸟的帮助,最终战胜了恶魔,救出了公主。斯特拉文斯基后来根据芭蕾舞剧《火鸟》的配乐改编了三个组曲,其中第二组曲最为著名,是今天音乐会上经常上演的剧本。
这一组曲分为七段:
一、引子——音乐以低音弦乐器配合静音乐器演奏的跌宕起伏的暗黑旋律开始。在这段旋律中,有一些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的猎号乐句。这首曲子勾勒出一幅黄昏的景象:在旷野中,依稀可以看到一座城堡及其花园,天空中飘着不祥的云彩,整个画面的色彩看起来有点阴森可怕。
2.火鸟之舞——散落在整个弦乐组的突然震颤宣告了火鸟的到来。然后,木管乐器和弦乐器上一系列简短而略带焦虑的乐句暗示着火鸟激烈而骄傲地舞动着。
3.火鸟变奏曲——这个变奏曲是由闪烁的弦乐器和尖锐而辉煌的木管乐器在丰富的幻想中构成的。
公主的舞蹈——公主的舞蹈轻柔抒情,运用了俄罗斯民歌的旋律。第一小提琴演奏的是《霍洛瓦多》的一段合唱般的旋律,背景是弦乐器柔和的声音,带有静音。音乐的质感清晰通透,仿佛让人进入了一个仙境。
5.魔鬼卡茨之舞——在这一段中,作曲家充分发挥了自己描述怪诞、反常、极其恐怖的事物的能力:强烈的切分音节奏、闪耀着奇异光芒的乐队色彩、相互冲突的和声、引人注目的不协和音等。,营造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刻画了恶魔卡茨及其同伙粗犷、暴戾的险恶嘴脸。
摇篮曲——这是火鸟用来催眠恶魔的一段音乐。那种神秘朦胧的感觉,轻轻晃动的节奏和富有感染力的旋律真的有催眠作用。
7.终曲——一只独奏法国号模仿《公主之舞》中笛子引子的旋律,奏出欢快的歌曲宣告胜利。
风格改变
斯特拉文斯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和最重要的作曲家,也是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创新了三个不同的音乐流派:原始主义、新古典主义和序列主义,被誉为音乐界的毕加索。他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俄罗斯风格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和序列时期。
早期
斯特拉文斯基早期的作品是三部著名的芭蕾舞曲:《火鸟》(1910)、《派特洛希卡》(1911)、《春之祭》(1914)。
中期
一战和俄国革命爆发后,瑞士成为斯特拉文斯基的住所。在那里,他的音乐转向了新古典主义。斯特拉文斯基中期创作以芭蕾舞剧《普尔契涅拉》、歌剧-清唱剧《俄狄浦斯王》(1927)、赞美诗交响曲(1930)、歌剧《浪子》及部分器乐作品为代表,明显具有新古典主义倾向,采用古老的形式和风格,崇尚抽象。代表作有清唱剧《俄狄浦斯王》和合唱《诗歌交响曲》。
末级
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末期,使用了威尔伯的序列音乐技法,如《乌木协奏曲》(1945)和歌剧《浪子回头的历程》(1951),同时混合了十二音体系、序列音乐、点画音乐等各种现代主义音乐技法。哑剧《士兵的故事》(1961)包括舞蹈、表演、朗诵和一系列由七种乐器演奏的段落,但没有演唱角色,可见其创作风格的不羁。代表作品包括舞剧《阿贡》(Argonne),电视音乐剧《洪水》(The Flood),以及乐队的管弦乐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