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丝绒乐队的乐队经历
流行艺术的“国王”——Andy Warhol第一次看到乐队的演出是在1965年的格林威治村的比兹拉咖啡店,他当即意识到了“地下丝绒”的原创性和重要性,并马上与他们签约。作为该乐队的经理人,他安排乐队作大量的巡回演出,并利用他的个人知名度设法使乐队与MGM唱片公司的一个分支机构Verve唱片签下了合约。作为一位制作人,Warhol有着极为敏锐的感觉,他意识到Lou Reed叙事性歌曲创作下潜藏着的浪漫主义的力量,并将Nico介绍进乐队中作为一个歌手补充了演唱的份量。他同时鼓励Lou Reed最大限度地施展词曲作者的才华。在录制“地下丝绒”首张专辑《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地下丝绒和尼科)时,Warhol向唱片公司施压并坚持将他Andy Warhol的名字列在封套上。这张唱片的推出,是录音界的一个重要事件。不过这张被认为最佳摇滚专辑之一的唱片由于种种原因被推迟了1年才推出,而且出版后由于“披头士”专辑《佩珀军士》的热卖而导致了“地下丝绒”专辑的被冷落,那时候极少有人认识到该专辑的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讲,该专辑的出版也是乐队解散的开始。在专辑不受欢迎之后,乐队与Warhol分道扬镳,Nico成为了一位单独发展的艺人。而“地下丝绒”为了他们自己,也为了他们那些少得可怜的歌迷们,继续坚持下去。1968年1月推出了第2张专辑《White Light/White Heat》(白光/白热),其中出现了更加前卫和独立的风格,而一首长达17分钟的“Sister Ray”(雷姐姐)更是成了该张专辑的一首标志性歌曲。由于Lou Reed在音乐观念上与John Cale的分歧加剧,1968年9月Cale在参加完波士顿的演出之后离开了“地下丝绒”。Doug Yule(道格·尤尔)代替了他在乐队中贝司的位置,而Lou Reed也在他的风格与听者之间做了一个平衡与调整,1969年出版的第3张专辑《The Velvet Underground》(地下丝绒)就在旋律上入耳和亲和了许多,并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歌曲。1970年,乐队的专辑《Loaded》(满载)终于进入了主流唱片市场。这张专辑出现了两首热门歌曲“Sweet Jane”(甜蜜的珍妮)和“Rock N' Roll”(摇滚乐),以及Reed最有激情的叙事民谣“New Age”(新时代)。但Reed在这张专辑正式出版之前就离开了乐队,而此时乐队即将在大众中变得流行。没有了Lou Reed的“地下丝绒”一直坚持到1973年才正式解散。在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Lou Reed和John Cale都保持着他们当初在乐队时的精神进行单独的个人发展。1989年他们又重新走到一起表演并录制了向Andy Warhol致敬的唱片《Songs For Drella》(为德雷拉的歌)。1993年,解散了20多年的“地下丝绒”成员重新走在一起进行了巡回演出,但由于Lou Reed和John Cale长期不和,重组的乐队再度解散。
Lou Reed在个人发展生涯中出版了许多专辑,其中1972年与David Bowie一起制作的《Transformer》(变压器)中产生了Lou Reed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首打入排行榜前20名的热门金曲“Walk On The Wild Side”(沿着荒凉之地行走)。而John Cale则成了一位很有影响的唱片监制,曾为Stooges与Patti Smith制作了首张专辑,同时他作为一名出色的词曲作者出版了一系列专辑唱片。“地下丝绒”的其他成员如Nico也出版了几张个人唱片,1988年她在西班牙一个岛上骑自行车遭遇车祸身亡。Maureen Tucker怀孕生子,之后也出版过唱片;Steling Morrison退出了摇滚界回到大学教英文,1995年因病去世。
“地下丝绒”是摇滚史上一支极其重要的乐队,在他们短暂的艺术生涯中不断地突破自我与大胆尝试,对后来许多乐队带来了启迪和精神鼓励。他们用自己的音乐语言创造了一种来之不易的赎救之声。从某种意义上讲,“地下丝绒”拯救了摇滚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