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中的滕王是谁?能不能介绍一下他的生平?
《滕王阁序》中的这位滕王,叫做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个儿子,也是李渊最小的儿子。
当时是在李渊60岁的时候,宠幸了一个叫做柳宝林的宫女,由于李渊宝刀未老,这位柳宝林很快就怀孕,后来她便生下这位滕王李元婴。
在李渊去世时,李元婴才仅仅刚满五岁,当时大唐已进入贞观九年,李世民早已经坐稳皇位,自然没必要提防这位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弟弟,所以后来李世民就开始接手照顾李元婴,对他也是百般呵护,也由此造成他无法无天的性格。
在李元婴九岁的时候,李世民便下诏册封他为滕王,食禄滕县(今山东枣庄滕州)。来到自己的封地后,李元婴整日就喜欢吃饱没事干,拿类似于现在弹弓的东西,去街上打百姓玩,完全就是一副熊孩子的模样。
等到李元婴成年后,就变得更加纨绔,他为大兴土木,居然让官兵将百姓们所种的庄稼全都弄死,而且在他所管辖的地方,他一直都是横征暴敛,搞的当地老百姓民怨沸腾。对此,李世民却始终包庇这个小弟弟,总而言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有任何处罚。
后来,等到李治登基后,就不想再这么惯着这位叔叔了,于是他为平息民怨,就将这位小叔叔贬到苏州担任刺史,结果李元婴不但没有重新做人,反而变本加厉,李治又只好将他从富庶的苏州城,贬到经济不发达的洪州(今江西南昌)担任都督。
来到南昌的李元婴,依旧像以前那样无法无天,他带着一群歌女舞者们整日摆宴设席饮酒作乐,后来他嫌自己的歌女不好看,就开始打自己下属官员妻子们的主意,他常常以王妃的名义召来各位官员的妻子到王府聚会,只要是长得好看的,无一幸免。
后来有一次,李元婴和朋友聊天时得到一个消息,那就自己手下崔简的妻子郑氏长得十分美貌。一听到有美人,李元婴不禁眼前一亮,立马又以王妃的名义邀请郑氏来王府。等到郑氏进入王府后,躲在角落里面的李元婴一看到其长相貌美,便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冲上去就抱住郑氏。
哪知郑氏对此早有防备,一看到有人扑了过来,一般大喊一边拖鞋殴打,还用手指抠李元婴的脸,结果把李元婴的脸都给抠破流血,旁边的随从一看王爷被打,十分焦急地喊道:?别打了,这是滕王。?
但郑氏却反问道:?胡说,滕王怎么可能是这样的好色之徒??郑氏的喊声引来了王妃和一众下人,在这样的时候,李元婴也不好做出过分举动,只得作罢。此事一经传出,李元婴便被人嘲笑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还被别人的妻子打破相。
再后来,李元婴又开始大兴土木,他连续几年对当地百姓横征暴敛,然后在当地的赣江之滨,花重金修起了一座高插云天的楼阁,以供自己享乐,这座楼阁也就是王勃笔下的滕王阁。然而,令李元婴没想到的是,等到阁楼修好之后,他还没来得及享受,便因为干的坏事太多,被李治贬到隆州(今四川阆中)去当刺史。
但是,这位李元婴似乎对于大兴土木痴心不改,他来到四面皆山的滁州后,见嘉陵江畔的玉台山景色优美,便又强搜民财,在玉台山腰建起一处规模宏大的行宫,这也就是杜甫诗篇中的阆中滕王阁。
见此,李治算是彻底对他这位小叔叔无语了,所以他也干脆学他的老爸李世民一样,对李元婴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此后,李元婴便一直再阆中待着,日子过得是逍遥自在,日日登山临水,提酒携樽,以至于乐而忘归长安。
再后来,李治死后,武则天继位,她连续诛杀了很多大唐亲王宗室,比如魏征的女婿霍王李元轨,李世民的儿子纪王和越王等,但对于李元婴这个整日醉生梦死的王爷,武则天却懒得杀他,反而对他多有赏赐。于是,这位作恶多端的李元婴最后竟然稀里糊涂的善始善终,享年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