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刮音乐

3月20日,腾讯音乐 娱乐 集团(NYSE:TME)发布了上市后的第一份财报,财报发布前股价上涨3%,随后下跌8%。

腾讯音乐Q4总营收为5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5%,高于市场预期的52.78亿元,然而归属于公司股东净亏损8.76亿元,上年同期为净利润5.36亿元。

在国内外在线音乐巨头普遍亏损的当下,腾讯音乐如何持续盈利增长,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现状来看,付费模式难以支持腾讯音乐的大业。

2018Q4季度,腾讯音乐的月活跃用户6.44亿,付费用户仅为2700万,付费率仅为4.1%。截至2018年Q2季度,腾讯音乐月活跃用户数超过8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70分钟,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2330万,付费率为3.6%

在如今的版权意识下, 这是音乐流媒体难逃的魔咒。

腾讯音娱2018Q4财报的数据中,实际包含了四个app:QQ音乐、酷我、酷狗、全民k歌。

2016年7月,腾讯收购了酷我、酷狗音乐控股方海洋音乐集团(China Music Corp)约44%的控股权,当时酷狗音乐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音乐提供商,QQ音乐第二,酷我第三。

随后腾讯成立音乐 娱乐 集团,设了六条业务线:酷狗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音乐 财经 部、版权管理部和法务管理部。

然而, 回看音乐流媒体的格局 历史 ,酷狗作为当时最大的音乐平台,早于酷我、QQ音乐两年成立,而酷狗的CEO谢振宇是最早一批的码农,2000年左右就做出了搜刮音乐,当时的流量便达到了日均百万,在PC时代,酷狗几乎是装机必备。

在被收购前,酷狗苦于变现差所带来的财务压力,不惜以牺牲用户体验而攫取收入。安装app时附带的推广软件、时不时的弹窗、今日音乐推荐等,pc端更直接,曾经强制用户安装 游戏 盒子。

网易旗下的网易云音乐同样受到变现的压力。靠着音乐评论基因和产品体验的特色,每日一百多万的评论量,网易云音乐成为了音乐媒体的一股清流,情怀是网易云音乐最大的王牌。而网易云音乐的商业化,主要靠数字专辑和单曲的售卖、会员收入、广告收入、周边商品售卖。

2017年在一次媒体采访上,网易云音乐副总裁丁博说:“变现并不是我们第一要考虑的标准。”然而,去年丁博改口说:“变现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业务方向。”

在艾媒咨询CEO张毅看来,在线音乐的商业模式其实在全球都是一个难题,国外知名的音乐公司也尚处于亏损状态。所以此类公司也得考虑“羊毛出在猪身上”的这种商业模式,即收入不一定直接来自于在线音乐,音乐作为流量的入口,通过其他的业务包括社交产品等来进行变现。

腾讯音娱就是这么做的。在腾讯音娱2018年189.9亿元的收入中,社交 娱乐 服务收入达到134.4亿元,占到主要营收来源中的71.85%,社交 娱乐 包括了全民K歌、酷我直播、酷狗直播的虚拟礼品销售和高级会员。

财报显示,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线K歌和直播业务的收入增长,这是在音娱产业中,依靠腾讯的社交优势,相对讨巧的变现模式。

腾讯音娱布局了在线音乐服务和以音乐为核心的社交 娱乐 两个核心模块。举个例子,同一首歌,当QQ音乐用户买了数字专辑后,可以把这些歌曲分享给社交网络上的朋友、在全民K歌中卡拉OK唱出来、直播中当bgm。

腾讯还利用了粉丝经济,例如粉丝可以和喜欢的歌手在酷狗、酷我平台的演艺直播、音乐社区互动,跟爱豆合唱、打榜等等,这也是腾讯音娱核心的收入来源。

然而,对比2017年社交 娱乐 方面收入的增涨,2018年已经从253%的增幅降到了72.9%,最赚钱的直播业务也出现了增速大幅放缓。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月底发布的数据,直播产业大盘正在加速缩减。至2018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 3.97 亿,比 2017 年底减少了 2533 万。用户也大幅度下滑,比2017 年底下降 6.8 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之下,腾讯音乐的社交 娱乐 服务收入会否进一步下滑值得关注。毕竟,作为腾讯音乐主要的收入来源,这部分业务的估值已经远远高于同行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