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名人的励志故事
:闭着眼睛的音乐人的默契
为了集中精神,感受音乐的微妙境界,当代著名指挥家卡拉扬和小提琴家朱尔斯·斯坦因在指挥和演奏时都有闭眼的习惯。
这两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合作得如此之好,人们甚至认为指挥家和首席小提琴手有着近乎神奇的心灵感应。他们第一次合作演出是在瑞士的卢塞恩。这场演出感动了无数观众。
后来,当人们问朱尔斯·斯坦为什么闭上眼睛时,他说:“我们最好看不见对方。这不会错的。音乐不需要眼睛,但我们需要彼此的共情。整场演出我只睁开过一次眼睛,看到卡拉扬是闭着眼睛指挥的。我赶紧又闭上眼睛,生怕破坏了整个气氛。”
:帕格尼尼的一生
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他于1782年10月27日出生在热那亚。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被萨尔瓦托勒和科斯塔研究过。9岁表演自己写的变奏曲,13岁开始旅行和演奏。后来,他在卢卡担任宫廷乐师。
1828年3月,帕格尼尼首次造访维也纳,演出盛况空前。在那里,他获得了著名诗人海涅、作曲家舒曼、钢琴家李斯特等人的高度赞扬,成为维也纳人崇拜的艺术大师。海涅曾在他的小说《佛罗伦萨之夜》中出色地描绘了帕格尼尼的形象。1831三月,帕格尼尼在法国巴黎演出,随后出访英国,大获成功。两年后,他重访巴黎时,受邀进行了一场中提琴独奏,帕格尼尼充分发挥了中提琴的效力和特点。因此,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特意在意大利创作了著名的中提琴和管弦乐协奏曲《哈罗德》,献给帕格尼尼。1835之后,由于健康原因,帕格尼尼的演出越来越少。到1838,他的声音已经完全消失了。1840年5月27日,帕格尼尼因喉癌去世,享年58岁。
作为一名演奏家,帕格尼尼用许多非常规的技巧吸引观众,其中一些技巧是以前从未用过的,属于他的原创。他的小提琴演奏音色优美,音色温和,纯净无瑕,双音节和泛音的应用发展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帕格尼尼还经常使用左手拨弦,同时右手提弓的方法,以及其他许多独特的指法和拉弓方法。他经常在音乐会上进行精彩的即兴表演,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帕格尼尼也是第一个凭记忆公开演奏大型作品的小提琴家。他用各种新颖的方法拓展了小提琴演奏技术,为现代小提琴演奏艺术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帕格尼尼也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以优美灵活的旋律著称。在帕格尼尼生活的那个时代,技巧是保密的,所以他生前只发表了几部作品,大部分都是死后由他人整理出版的。帕格尼尼最受欢迎的作品有:24首小提琴独奏随想曲,后世常以D调演奏的b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女巫之舞,威尼斯狂欢节,风箱等等。他的许多作品被著名音乐家如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拉赫马尼诺夫等人改编成钢琴曲,流传后世。
帕格尼尼一生为人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其中一些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去世前,他将自己毕生喜爱的瓜纳里小提琴赠送给了家乡热那亚。这把小提琴被存放在一个博物馆里,只有在每年的音乐节上,当时最好的小提琴手才会拿出来演奏,以示对帕格尼尼的怀念。
当前位置梅纽因师从一位老师学习钢琴。
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梅纽因于1999年3月2日在柏林一家医院治疗期间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82岁。梅纽因的一生一直对音乐充满* * *感,他的音符响彻国际乐坛,他的演奏以其优雅、敏感、丰富而陶醉了世界。
梅纽因的求学经历仍然是世界音乐界的传奇。
1926年,10岁的梅纽因随父母来到巴黎,拜见了名师埃乃斯库。“我想跟你学钢琴。”梅纽因说。
“也许你错了。我从来不给私人上课。”埃乃斯库回答道。
“但我必须向你学习。我求你听我弹钢琴。”
“这不容易做到。我要去外地,明天早上六点半就走。”
“我可以提前一个小时来,在你打包的时候放给你听,好吗?”孩子恳求道。
梅纽因的率真和天真,以及他稚气的脸庞但坚定的意志,让埃乃斯库感觉很好:“我明天五点半到克里希街二十六号,我会在那里等着。”
第二天早上5: 30,梅纽因抵达26号为埃乃斯库效力。6点钟,埃乃斯库听完梅纽因的表演后满意地走出房间,对等在门外的孩子父亲说:“我收这个徒弟,上课不用交学费。孩子带给我的快乐,完全被我给他的好处抵消了。”
从此,埃乃斯库成了梅纽因的一名家庭教师,陪伴了梅纽因几十年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