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雄壮锣鼓的代表人物
杨颖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威风锣鼓”项目的首批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在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创作的威风锣鼓曲牌《农家乐》获得创作奖,首次将临汾的锣鼓归为“威风锣鼓”。1987年与临汾电视台合编的短片《天下第一鼓》获山西电视台二等奖。1988编辑临汾地区民族器乐精选《威风锣鼓曲》;1991参与编写出版《山西民俗》和《山西曲艺》,1999与贾、崔宜生共同编写出版《如何打掉锣鼓威风》一书,为广大锣鼓爱好者提供了具体、实用、通俗易懂的教材。出版了几部作品,包括:雄壮的锣鼓真的很有力量,很鼓舞人心;气势磅礴、催人奋进的锣鼓表演在临汾;壮观的锣鼓;雄壮锣鼓的演变;等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振虎是威风锣鼓传承中极为重要的学者。曾任临汾地区文化局副局长,曾任锣鼓协会会长。对威风锣鼓的良好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著作有《威风锣鼓》,是第一本介绍威风锣鼓的书;《威风锣鼓的发展》重点介绍了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来威风锣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收集的重要信息进行了梳理。已编辑出版《临汾民间艺术丛书》、《锣鼓艺术研究丛书》等图书10余册..
单宏龙的重要著作是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山西圩丰锣鼓研究》,主要论述了音乐的社会构成、物质构成和形态构成,并在最后一章对他此前走访近20个村落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其中收集了许多即将失传的珍贵鼓谱,特别是对圩丰锣鼓民间符号手稿的收集整理,成为本书的点睛之笔。
张勇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除了整理和收集鼓谱外,在雄壮锣鼓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创作上,包括《龙心魂》、《魏云欢歌》、《沂蒙颂》、《穆破天门阵》、《黄河魂》等。笛子和鼓《瑶乡谣》是他创作的。2005年,《黄河勇风》获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2008年,临汾杜尧舞蹈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更有效地创造了一套包括曲牌挖掘整理、演出编排、曲牌创新为一体的威风锣鼓传承方法。2010应洛斯拉戈斯大学邀请,赴南美智利教授《雄壮的锣鼓》,使《雄壮的锣鼓》第一次流传到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