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海战役中,蒋军在指挥上犯了哪些严重的错误,假如如何
从政治上和当时中国总的形势上来说,蒋是必败的,即便淮海他打赢了,或者这些精锐兵团没有被歼灭,他还是会在其他地方失败的。
但是单纯从军事上来说,淮海战役时,解放军的胜算的确不如辽沈和平津两大战役那么大。国民党军如果指挥得当,行动果断,倒还真有可能全身而退甚至是咸鱼翻身。
首先国军的兵力数量优于解放军,虽然历史上我军以少胜多的战例实在是太多了,但是不可否认这次的60万对80玩,我军却是的的确确的劣势,因为这80万国军并不是乌合之众,而是大多是中央军的精锐部队,武器装备,兵员素质、兵员士气并不差,虽然解放军也是精锐尽出,但是两厢比较,各个方面包括士兵的士气,作战意志这些软件,国军的确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淮海战役我军伤亡13.4万,是三大战役中伤亡最大的一次,这就是最好的反映),(国民党的精锐部队也知道为何而战,也有自己的政治信仰)。
第二,国军没有发挥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国军最大的优势在哪,装备的机动性(说白了就是车轮子比解放军多)在淮海这样的大平原上作战,就更应该利用自己的机动性和进攻速度,即便是解放军先发动进攻,也应该在稳住阵脚以后,迅速发动反击,事实证明,淮海战役并不是我军一击而胜,而是很长时间内处于相持状态,我军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发明了堑壕迫近的进攻办法,说明我军在何种状态首先想到的都是进攻,而国军却在如此有利于自己的条件下放弃了进攻,甘愿阵地防御,结果优势变成了劣势,装甲车坦克变成了固定火力点,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打防御战,结果可想而知。这是国军的致命弱点,遇到敌人首先想到防御而不是进攻。
第三,当断不断。当黄伯涛兵团被合围已经无法改变命运时,国军仍然无法做到丢卒保车,反而命令黄维兵团渡河做徒劳的努力,结果黄伯涛兵团的命运没有改变,还把背水作战的黄维兵团也搭进去了。想想看,战争那有不流血的,关键时刻,如事已不可违,指挥官要有“弃子”的勇气,以少部分人的牺牲换取大部分人生存。
第四,朝令夕改。这是国军最最令人可恨的原因,本来黄伯涛黄维兵团被歼,虽然损失惨重,但是解放军也消耗了不少力量,邱清泉,李弥、李延年三个兵团,依仗他们的机械化行军速度,撤退的话,解放军还真不一定追得上,撤退是撤退了,结果撤到半路上突然命令改了,不退了,要原路返回,这绝对是犯了兵家之大忌,如此这般南辕北辙的命令不引起部队的混乱才怪呢,特别是已经在撤退的路上了,士兵都觉得逃出生天了,松了口气,突然命令原路返回,对于士气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所以这三个兵团的命运也就被决定了,淮海的命运也被决定了。想起抗战时国军也曾不止一次的朝令夕改导致部队的溃败:淞沪抗战时也是撤退时突然命令部队折返,导致溃败。保卫南京时,本就是明知不可违而为之的战斗,如此险恶的仗应该置之死地而后生,但是打到最后居然还没有统一到底是守还是撤的思想,导致命令前后矛盾,前线接到撤退的命令,江边的部队得到的命令居然是死守,导致了混乱,导致了那么多部队被迫放下武器,导致了后来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第五,统帅频繁干涉前线指挥,这我觉得是国民党军事上失败的最关键原因,作为统帅,就应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给予前线指挥官充分的自主权,可是我们的委员长不知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还是不放心这些手握重兵的将军,关键时刻对于前线的某个军甚至是某个师的指挥都横加干涉,且不论蒋的军事才能如何,他所作的应该是战略性的军事指挥,因为他没有身处前线,所以对于前线瞬息万变的情况是不可能了解的,所以即便他有再高明的军事才能,对于前线的指挥是没有发言权的。杜聿明的那句:关键时刻老头子总是瞎指挥,完了!深刻的反映出国军将领对于委员长这个习惯的深恶痛绝。而且频繁的干涉指挥还容易引起将领们的不信任感,长此以往,军队就不好控制了。
如果淮海战役国军指挥得当、行动果断的话,就算丟了黄伯涛兵团,也能保证其他部队顺利的撤过长江,这样的话,会给我军的渡江战役产生很大的麻烦,但是解放军横扫中国的结局是不会改变的,最多时间上长一些,伤亡上多一些。毕竟历史的潮流是谁也不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