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单女孩如何成名?
2004年,她16岁,只身闯荡北京。来北京第一站,从木樨地的长途汽车站坐公交车到天安门东站,公交车停在天安门城楼对面,她找半天也没找到过马路的地方。只能坐在马路对面,直勾勾盯着天安门看了两个小时。
在北京的工作是做餐馆服务员,她不喜欢。 一次,走过一处地下通道,有个男人边弹奏一种乐器边唱歌,行人路过,放几块钱给他。后来她才知道,那叫吉他。任月丽认为自己有唱歌的天赋。从小她就喜欢唱歌,院子里,屋顶上,猪圈里,玉米地里,到哪都唱。隔壁家大爷最喜欢《纤夫的爱》,一放学,一老一小,蹲在两家屋顶上对歌。她待了两个小时,看那男歌手足足赚了几十块钱。她想,这比餐馆服务员赚钱多多了,做个通道歌手也不错嘛。当即拜师学艺,从此走上通道歌手的路。那会儿,西单和复兴门附近只有她和孙丽丽两个女歌手。孙丽丽也是河北人,比她大7岁,两人性格相投,成了好朋友。
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她从出租屋出发,骑一个多小时自行车到通道里开始唱歌。60首歌是一轮,唱完一轮,再来下一轮,最多一天能唱六七个小时。“哪首歌赚钱就唱哪首。”当时,最赚钱的要属《大约在冬季》、《恋曲1990》和《过火》。她一遍遍地唱,一天下来,多的时候也能有五六十块收入。北京的冬天,零下五六度,穿堂风一吹,冷得刺骨,她把那叫“三米下的寒冷”。任月丽记得,裹上羽绒服、戴上手套,拿吉他拨片的手还是常常失去知觉,鼻涕不自觉淌出来,滴到嘴边、下巴那里才发觉。一个不到20岁的姑娘,肩上扛着整个家。父亲任永生腿脚不方便,母亲的智商只有两三岁。她不但要养活自己,还得补贴父母。平时还好,遇到父亲大半夜突发脑溢血,她回不了家也凑不齐医药费时,才发现“生活真的是一个绝望连着一个绝望”。后来再回忆起通道里的那四年,她觉得,那会儿身上满是拼劲,心思全都放在唱歌上,也没觉得生活有多苦。“可能是生活把人逼到这份上了”。冬天最冷的时候,她和孙丽丽去民族文化宫后面的山西面馆,花五块钱,吃一碗面,要最大碗的那种,聊聊各自遇到的趣事,那是生活里唯一的一抹亮色。
2008年12月20日,是个周六,行人比平时多一点。任月丽坐在音箱上,弹唱《天使的翅膀》,穿堂风呼呼地刮,她的脸被冻得通红。网友“非我非非我”路过,几句简单的歌词,竟然听得他泪流满面。“我脑子那一瞬间就亮了。”他掏出手机,拍下了这段99秒的视频,传上网。一夜之间,视频点击量高达300多万次,平均每分钟超过一万次,创造了互联网神话。网友们通过这段99秒视频,走进了任月丽四年的通道生活。有人留言,“她的歌声像天籁”,也有人感慨,从那个单薄的身影和空灵的声音里,好像看到了自己。空灵的声音和恶劣的通道环境,形成了某种反差。自认为是任月丽铁粉的陈明(化名)觉得,这是当时吸引他的地方。陈明当年29岁,以前从来不追星,但任月丽身上就是有种吸引力——一个姑娘那么弱小,不靠别人,只身北漂,为生活奔忙,看到她唱,就像自己在唱。
2011年登上春晚舞台,任月丽觉得那是她“目前为止的人生巅峰”。刚下春晚那会儿,出场费一度高达10万。男友李刚成立了北京月丽励志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任月丽的经纪事务。遇到节目邀请、商演邀约,来者不拒,拼命接。最多那年,媒体采访加商演,一年接了300多场。在北京,有时候一天要赶两三个场子。
“火了就火了,唱歌挣钱就完事儿了。”至于音乐这条路要怎么走下去,倒没认真思考过。任月丽解释,她上春晚时太年轻,只有23岁,又没有上过大学,懂得太少,目光短浅,没有规划过未来的路。公司当时对她的定位是流行和民谣。但实际上,流行走大众路线,民谣则相对小众,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2012年,她自己找歌、练习、录制、摸索,出了第一张专辑《西单女孩》,发布会是在西单大悦城开的。她回忆,她的第一张专辑、也是目前为止的唯一一张专辑——没有销量。后来也在网上发行一些单曲。但她也承认,这些年,代表作还是《天使的翅膀》,不过,那是别人的歌。一次,路过一个广场,大妈们正伴着《月亮之上》跳广场舞。任月丽跟旁边的粉丝说,她将来也要做首歌,让大妈们跳。一旁的陈明听到这句话,有点伤心,他一直盼着任月丽出点有格调的作品,没想到她本身就把自己定位得“这么接地气儿”。不过转念一想,可能她也想要一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