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身体会突然"抖一下",真的是大脑怕你死了?
睡觉时突然抖一下是怎么了?关于睡觉时身体抖一下的现象,网上说法也是五花八门:
1、身体在长个儿?答案:不好意思,你想多了。如果按照这种解释,大家多抖几下身体就长高啦?
2、缺钙,神经系统向你发送了一条抖动弹窗?答案:有一点关系。当身体中的血钙低时,确实会导致肌肉、神经兴奋性亢进,从而引起痉挛抽搐。缺钙引起的抖动一般较频繁,有时会伴有肌肉、关节的疼痛感。但睡觉时偶尔抖一下跟缺钙没多大关系。
3、是癫痫的征兆吗?答案:不是。癫痫抽动多发生在清醒时,通常是以突发意识丧失和全身强直、抽搐为特征,类似于躯体或肢体电击样抖动,有时可连续数次。
4、大脑担心你睡着睡着就不行了,想试一下身体还活着?答案:不想说啥了,送你四个字——脑洞大开。在睡梦中猝死的人,主要是因为伴有基础疾病,例如:重度肥胖、重度打鼾、冠心病、心衰、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调查数据表明,大约70%的人发生过睡觉时突然抖动,而且这些偶尔发生抖动的人都很健康。所以,以上的说法都不靠谱。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其实真相是:睡觉时突然抽搐是临睡肌抽跃症。
什么是临睡肌抽跃症?临睡肌抽跃症是一种无意识的肌肉颤搐,表现为刚入睡时身体猛然一抖,而且通常会伴随着一种跌落或踏空的感觉,类似触电一样的动作。这种偶尔发生的抖动是在人处于睡眠周期中的“快速动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也是通常所说的做梦时间。
其实,睡觉时偶尔抖一下,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表现。类似平时打嗝、眼皮跳、身体疲劳或精神紧张时出现的肌肉抽动等,如果平时身体健康,必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