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质(qualia)概念史

“感受质”概念的历史渊源

先读的某篇中文文献,后来发现该文主要内容都是翻译……

Keeley:“对于一个在当代文本中占据了如此重要地位的术语来说,它的历史得到的讨论如此至少,令人吃惊。”(Keeley, 2009, p.71)

感受质一词在英语文献中的使用,最早可以上溯到Jowett1875年对柏拉图《美诺篇》的翻译。

在对亚里士多德的英文翻译著作中可以发现更多关于“quale”和“qualia”的使用。在1889年出版的一本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翻译的英文书中,该书作者在翻译亚里士多德《工具论》的“范畴篇”中的“性质”一节时,其翻译的章节名即使用了“quale”一词,文中也多次使用了“quale”及“qualia”。(Owen, 1889, 26)在翻译者看来,像甜、苦、白等都是性质,而它们的拥有者或接收者则被称为“qualia”。学者泰勒(Thomas Taylor)在十九世纪早期分析亚里士多德的“性质”范畴时也评论说,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甜、热、白及其他类似的都是性质,而 它们的拥有者 被非常合适地称为qualia。

(这种用法跟今天很不一样。)

(皮尔斯对quale的用法和今天也不一样。)

Keeley总结说:

感受质是个半新不旧的术语。在刘易斯之前用的不多,而当它在刘易斯之前被用到的时候,也并不是在清晰的、技术性意义上被使用的。(Keeley, p.73)

(Lewis, 1929)对quale一词的使用与当代哲学非常相似,是当代哲学讨论的直接来源。

费格尔《“心理的”与“物理的”》(Feigl, [1958]1967)可能是当代心灵哲学最早讨论感受质问题的著作。

费格尔还是有点“上古时代”的感觉,毕竟维也纳学圈混过的,看他谈心灵哲学也总觉得是“心灵哲学前史”。但其实当代心灵哲学的很多基本问题形式是从他这里就确立下来的。这本书的主体内容1957年就写出来了;1967年版加了个很长的postscript。Chalmers那本心灵哲学文集节选过其中一部分,很久以前潦草读过,没留下太多印象。这次重新翻看了一下全书,比较吃惊的是他在五六十年代已经开始谈 涌现 (emergence)问题了(Essay IV, E)。其实也不奇怪,格式塔心理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些想法很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很多时候当代哲学的讨论也只是对老想法的各种精致化。

这本书谈感受质概念,语境一方面是针对行为主义(逻辑的/心理学的)、功能主义者;另一方面是早期比较质朴的感受质实在论。(在今天有点陈旧了。)费格尔用“主观性”、“亲知”、“现象性”描述感受质,最终目标还是让它们融贯于物理语言。“身心问题的症结就是说明原始感觉(raw feels)与神经过程的关系”(Feigl, p.79)

关于感受质问题可以分成两个子问题:1.感受质是否存在?2.感受质能否在物理框架中得到说明?费格尔的立场显然是1.感受质的确存在;2.感受质可以在物理框架中被说明。

(但这好像并不是对看法2的回应?)

(Crane, p.182)罗列的。后面那几位感觉没什么人引用。

Crane最后的结论既丧又简单,既然qualia的历史这么混乱,我们干脆不要管它算了。我内心深处是赞同的,但实际上这样不行,毕竟还有这么多人指着它吃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