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淘的风格特点

阿淘哥历经四十年丰富的生活经验後,不断沉淀对人生社会深刻体会而创作,内容包括对人性、社会的深刻反省及批判,并以幽默、嘲讽的手法,抒发人间实象。歌曲探讨的主题宽广,有对个人童年生活的怀念、对社会扭曲发展的唾弃、对文明欲望的质疑、对台湾原住民族群的关切,以及对现代人性失落的悲鸣。他的歌,有画面,有生动的乡土味,这种触动的感觉,鲜活而真实,许多人第一次听到阿淘哥唱歌者,无一不一脸惊讶,对所谓的客家歌曲,有了新的诠释。阿淘哥外表给人粗犷感觉,心思却细腻而重感情。对一位创作者言,有这种特质很重要,所写出来的歌,才能感人。阿淘哥所作的歌谣中,都可发现歌中有的叙景,有的写人,这些周遭的人事物、生活经验及心灵点滴,正因为他的歌与生活自然结合,因而深深触动客家乡亲的心。 尽量保持“语言”的韵味。 客家歌,分四县与海陆两种发音,在阿淘哥出来唱歌前,国内未闻有谁是用海陆腔写歌作曲,阿淘哥可说是第一人。海陆腔唱歌,先天上有其限制,如果音没抓准,很容易就变成四县唱法。 用了许多粗俗传统的客家俚语。 这些词句,曾引起老一辈卫道乡亲的批评,但阿淘哥认为他的歌,只是忠实的还原了五十年代客家田园的风貌。 以吟唱方式呈现。 来自民间底层,生活经验直接填在歌词里。 蕴含著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 有俚俗、幽默、嘲讽、抒情、批判、颠覆的手法。 有画面,有生动的乡土味。 主题:生活上俯拾皆是的题材,都成了传唱的题材。 (1).对个人童年生活的怀念。

(2).对文明欲望的质疑。

(3).对台湾原住民的关切。

(4).对这片土地的自然与人文的关怀。

(5).对人性、爱情、社会现象的反省、质疑、批判、嘲讽。

(6)抒发人间的平实和幽。

(7).摇篮曲。 音乐特色 (1).音乐风格平易近人,有素人吟唱的风格。

(2).歌声彻底颠覆乡亲的心,为传统的客家音乐走出现代之路。

(3).从传统客家音乐取材,再结合现代表现的新音乐,正是世界音乐的精神。

(4).以西方摇滚乐为基础,融合民谣、蓝调、爵士的乐风。

(5).以音乐呈现母语之美。创作时,母语以音乐的型式,自然而美丽的呈现,而不是语言被音乐所驾驭。

(6).结合客家文化、客家山歌、传统民间写实生活的新古典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