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风格
他早期的音乐受海顿和莫扎特的古典风格影响很大,比如第一交响曲。在早期的钢琴奏鸣曲中,如《悲怆》,其和声特征、频繁的八度音阶和丰富的织体体现了穆齐奥·克莱门蒂和杨·杜塞克对贝多芬的影响[65]。中后期作品表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贝多芬甚至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诉求。
贝多芬的交响曲极大地拓展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他的交响曲除了第六交响曲分为五个乐章外,其余八部都是四个乐章,都是按照海顿和莫扎特确立的交响曲结构写成的,即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柔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第四乐章快板或快板。第三交响曲开始,形式与内容开始统一,一个清晰的线索主题或思想贯穿了整部交响曲,这在第五、第九交响曲中尤为鲜明,这是贝多芬之前的作曲家都没有做到的。因此,贝多芬的交响乐更具有现实的表现力和情感的刻画。观众不再是单纯的欣赏优美的旋律,还需要思考作曲家的意图和动机。这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内涵。可以说这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基础。他赋予交响乐“上帝”以形神兼备的内涵。《第六交响曲》以标题描述内容,在《第九交响曲》中加入人声,都是伟大的创举,后人纷纷效仿。
有人认为贝多芬的交响乐可以分为“奇”和“偶”。奇数交响曲是革命性的,节奏感很强,偶数交响曲是温柔优雅的。
不够完整。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