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美学》、《人物》与马克思简介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德国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改变了现实世界,也使美学发生了革命。首先,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它要求美学研究不仅要包括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而且要研究审美主体和客体与审美意识的关系,以及审美意识形态物化的艺术,并坚持这种研究的历时性,把美学看作一个生成的历史过程。同时为人们提供了实践的钥匙,开启了美学的神秘之门。无论是美、美感还是艺术,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沿着这条路,我们才能走向美学研究的科学坦途。其次,马克思生前曾经对美学和艺术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曾在波恩大学系统地听过道尔顿的《现代艺术史》课程,在柏林大学研究过文克尔曼的《古代艺术史》和莱辛的《拉奥孔》。1837年,他兴致勃勃地学习了《论动物的艺术本能》和黑格尔的美学讲座,并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表达了此时的一些思想。他几次试图写美学方面的作品,但由于毕生从事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都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没有系统的美学思想。在他浩如烟海的著作、手稿和书信中所表达的美学思想,同他的政治、哲学和经济思想一起,有机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深刻的思想体系,或者说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是他所创立的革命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马克思以前的美学研究把美的根源归结到精神方面,从根本上颠倒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或者归结为客观物质属性,以至于离开了社会实践,无法从主客体的辩证关系中揭示美的本质,具有明显的直观缺陷。所以,无论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美的根源在于现实事物还是人的意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认为,人可以通过认知或实践获得自我意识,推动历史的发展。但他的认识或实践,不是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和改造,而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观念”的自我实现和回归。马克思不同于黑格尔。他认为,人类的历史发展不是由自我意识的运动所决定的,而是与生产活动的发展、与人类的社会实践、与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的缺点在于他对“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的意义的无知,这使他“又退回到唯心主义”。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无非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所以,美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没有实践的主体,美将不复存在。人的本质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所以美只能扎根于社会实践。因为实践一方面区分了人与自然,产生了主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又统一了主客观世界。这种对客观活动的主观看法,既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那么,作为主观与客观、客观与社会相统一的美的根源,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于社会实践。
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对美的起源进行了科学的阐述,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著名论断。因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本质规定,正是因为劳动,人类才区别于动物,劳动是人类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形式。马克思说:“迄今为止,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劳动。”美也不例外,它同样源于劳动,是劳动创造的产物。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动物只是按照所属物种的尺度和需要而被塑造的,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随时随地可以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物体;所以人也是根据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这是对“劳动创造美”这一命题的进一步阐释。马克思在提出“劳动创造美”的同时,也指出在私有制条件下,由于劳动、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的异化,“劳动者变得畸形”。这主要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对美学和艺术是敌视的,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也是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也能创造美,但在这种情况下,实践主体虽然创造了美,却不能占有和享受美。只有通过共产主义,消除异化的根源,实现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才能真正实现美的创造和享受。
马克思将历史唯物主义引入美学研究,试图从人性的规定性中引出美的本质。他不是用抽象的人性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而是认为人性是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人的“全面的自然”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全面发展所形成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总和构成了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认为人不同于动物,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面对现实世界,人类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认识和改造现实。在这个过程中,他要充分体现自己的本质力量,也就是说,主体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对客体进行加工和改造,使客体成为人的创造,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这就是美的本质所在。从主体的角度看,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对象来看,这是“人化的自然”。“人化自然”是指通过人类社会实践,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整个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状态。因此,自然美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客观自然本身,也不能认为是人类情感的迁移。自然之物的美在于“人化的自然”。
马克思还科学地揭示了美感的历史渊源和本质特征。他认为人的美感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的感情和感情的人性,只是因为其对象的存在和人化了的自然而产生的。”马克思还说:“正是由于人性的客观发展的丰富性,人的主观和感性的丰富性,如具有乐感的耳朵和能够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简而言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也就是确认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是部分发展,部分产生的。”马克思还论述了审美客体与美感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审美主体的能动性。他说:“只有音乐才能唤起人们的乐感;对于没有乐感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是没有意义的。"
马克思对艺术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他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了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关系。他说:“至于艺术,众所周知,它的某种繁荣时期决不是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正比的,因此也决不是和社会组织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正比的。”他通过对希腊艺术、莎士比亚和现代艺术的分析,提出了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不平衡的结论。马克思强调艺术倾向性、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他反对拉萨尔的“Xi·石勒努力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简单传声筒”,描写要真实,不能“太抽象”,艺术要“用最简单的形式把最现代的思想表现到高得多的程度”,就要“更莎士比亚化”。马克思从主观思维的角度肯定了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他说:“整体,当它作为思维整体出现在头脑中时,是思维头脑的产物,思维头脑以自己的方式把握世界,这不同于艺术、宗教和实践——精神对世界的把握。”
马克思在美学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见解,开创了美学研究的新阶段。作为美学研究的指南,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将使科学的美学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