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
音乐教师的责任是作为一个直接的教育者,通过这种方式用音乐艺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为了承担起“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培养人才”的重任。实现教书育人的伟大目标。音乐老师应该怎么做?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新课程标准的践行者,首先应该具备全面而优秀的素质:精通而扎实的专业技能,广博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孜孜不倦的学习和研究精神,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我在教学、教研、模型学习等一些活动中不断思考如何在我的音乐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基础上感受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参与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成为学习和驾驭音乐的大师。为学生一生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倡导素质教育,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创新,培养创新人才。说到创新,我觉得首先是观念的更新:旧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围着老师的圈子转,先是声乐训练,再是节奏训练,然后是视唱练耳,靠音乐学唱歌,完全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一些所谓的创意表演也是为了模仿老师。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现在大纲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方向:改革后的教材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强调学生综合智力素质的发展,包括对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灵敏反应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协调合作能力、审美能力等因素的训练和培养。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关系不应被视为简单的知识传递关系,而应被确立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教师应以对学生的爱和对知识的爱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因此,必须摒弃一些过时的教学方法和观念,以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发展,突出学生个性。其实老师创造教学方法也很重要。如果每节课都是套路,时间长了学生就感觉不到新鲜感了。我觉得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套路也是一个因素。比如我在《音乐游戏》初三的时候,把听音乐和找家和跳舞、唱歌、拍拍结合在一起。首先,我设计了几个漂亮的房间(蔡)。首先是听,然后是模特唱歌。模型对了,我就把他们叫进来(他们也成了我课件里的小卡通人物)。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下面的听舞,每个学生头上戴一个预先做好的音符头饰。经过这次有趣的训练,学生的音准和读谱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非常喜欢这个“游戏”。上好一节课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在省里参加音乐教研时听的《打麦小号》一课,老师以一个拔河游戏开场:两组学生在那里拔河,剩下的学生在和老师一起加油,喊着“加油!加油!”场面异常热烈。摊牌结束后,老师随机介绍了这节课的主题——诵经。从歌曲的诞生到歌曲的分类,再到歌曲的节拍最后到表演。。。。。。因为题目的新颖和亲切,下面的环节环环相扣,自然流畅,给了我深刻的启发。教师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后,就是如何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歌词、动作、旋律的作曲一直是音乐教学中的难点,比如作曲演奏。在这个环节中,很多老师示范的是需要先创造的动作,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后期的创作很可能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就此止步。整个过程就是学歌。但是,如果完全允许学生创作和编辑,他们就像想象力的大门被堵住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用启发式的归纳法一步一步的去创造和编辑。比如我在一年级《小音乐家》课上作曲《蒙古小夜曲》这首歌的演奏时,就采取了先分后整的方法:先请学生在同学面前表演他们创作的最优美的动作(每个学生一个动作就够了),这样就有很多动作计划。学生之间也有比较,都想表现最好,激发自己的创造力。然后让学生跟着音乐走,老师在前面引导。当然,学生自己创造的动作被用于适当的提示。此外,表演后歌曲的表现力增强,学生更加自信,练习后表演更加优美。音乐课是传递美的课程,是渗透美育的课程。因此,音乐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创设有趣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走进课堂。比如我在欣赏小巴郎童年阳光下美丽的哈纳斯湖时,先用多媒体以地图的形式介绍她的地理位置,再用文字突出她的美丽和神秘,再用影音的形式欣赏,展示她的美丽和神奇。学生发出“哇!”时不时的。醉人的声音和多媒体先进的视听效果使教学非常成功,优美的音乐和画面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多媒体在鉴赏教学中的应用应该说是比较广泛的。我们要用听觉和视觉同时感知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让他们在优美的音乐中自由而充分地想象和体验,让他们也能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和直接、间接、生动的记忆,用不同的色彩、线条、文字、动作来表达自己。比如三年级的时候,我很喜欢钢琴曲《牛仔短笛》。我在教学时,采用了音乐与艺术和表演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先根据A牛仔、B牛仔和回家的A牛仔三个段落为音乐选择颜色,并加入一些动作。你认为这里会发生什么是通过你的行动表达出来的。一些学生跳舞,一些展示牛吃草,一些吹笛子。孩子们仿佛是悠扬的音乐和乡村放牛的画面中那个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的牧童,完全进入了角色,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美和放牛孩子的快乐。同学们进入音乐情境,都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觉得A段应该是浅蓝色,因为这是早晨黎明前的浅色。”有的说:“我觉得是绿的,因为草是绿的。”给B段选颜色的时候,有同学说选红色:因为玩得开心,太阳是红色的。我肯定所有学生的回答,因为没有必要固定答案,让他们充分想象和思考,通过鼓励建立孩子的自信和个性,主要是让他们明白一个大的主题,就是表达欢快激烈的旋律色彩可以更暖,表达舒展柔和的旋律色彩可以更淡。本课程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中多学科的融合。最后说一下最基本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是回到基础。有些老师认为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所以把他理解为没有双基。音乐课简单的跟着唱的谱子走,忽略了基本的谱子读,一些基础知识的教授,基本功的训练。上课很花里胡哨,很热闹,学生一节课学不了一首歌,小学毕业后连乐谱都不知道。这显然不是一次成功的音乐教学。读谱是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只有读懂了音乐,我们才能用这把神奇的钥匙打开美妙音乐的大门,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享受。创新是建立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我们不提倡过时的教学观念和僵化的教学方法,但也不丢掉基础,进行“悬浮式”教学。任何知识都是紧密相连的。如何把基础教育和教学创新改革很好很巧妙的结合起来,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需要研究,需要实践,需要坚持不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