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钉这个俗话是怎么来的?和北宋名臣寇准有什么关系?
寇准在朝中失势,第一个慌了手脚的不是别人,却是宫中的一个太监。真宗封禅祀阴的政治后遗症除了佞幸势力朝堂崛起,还有就是宦官当道。“五鬼”当中的刘承珪就是一个大太监,刘之后又有周怀政、雷允恭、张怀德、罗崇勋、江德明等人陆续涌现。这些宦官多是通过天书封禅之事得宠于真宗的,寇准与丁谓政争,卷入最深的是周怀政。
寇准知永兴军时,手下有个叫朱能的巡检,勾结周怀政(典左右春坊事,掌皇太子宫庶事)伪造了一份天书。朱能人微言轻,就想利用寇准的威望“成其事”。寇准也正在盼望着重返庙堂,于是双方一拍而合,“准奏天书降乾佑山中”。因为有这一层关系,周怀政与寇准之间有了接触。
真宗病重,有一天“卧枕怀政股,与之谋,欲令太子监国。”军国重事,不是谋之于宰辅重臣,而是谋之于竖宦,真宗此举耐人寻味。果然,周怀政把这个绝密消息透露给了寇准,这才有了寇准进宫请太子监国、杨亿草奏之事。寇准失势后,周怀政成了惊弓之鸟,碍于真宗的面子,丁谓还没有彻底清算他,只是不再让他随便见到真宗,但秋后算账是迟早的事情。
忧惧不已的周怀政决定铤而走险,发动一场宫廷政变——废刘皇后、立仁宗为帝、尊真宗为太上皇,诛丁谓、曹利用,拥寇准复相。周怀政和他的弟弟礼宾副使周怀信,潜召客省使杨崇勋、内殿承制杨怀吉、閤门祗候杨怀玉商议,约定七月二十五日发动政变。
哪知道,就在二十四日夜晚,杨崇勋、杨怀吉不约而同的跑到丁谓府中告密。丁谓闻变,半夜三更换了便装乘坐府中妇人车,直奔曹利用府第商量对策。
第二天一大早,曹利用就入奏于崇政殿。周怀政正躲在殿东庑窥伺动静,被曹利用当场抓获。真宗大怒,立即令宣徽北院使(内廷官,位于枢密使、枢密副使之下,多任命勋臣、外戚担任),曹玮与杨崇勋到御药院鞠讯相关人等。一会儿功夫“俱引伏”,真宗坐承明殿上亲自审问,周怀政这时就象没有骨头的癞皮狗瘫在地上,只知道磕头如捣蒜一样求饶乞怜了。真宗厌恶的挥挥手,令人把他押往城西普安寺斩首示众。
周怀政发动的这次政变未遂,寇准虽然不知情,但他仍没有躲过此劫,周怀政事败后,丁谓趁机揭发了寇准、朱能勾结周怀政“所献天书妖妄事”。如此一来真宗就算是有意回护,也是有心无力了。寇准被降为太常卿(正四品,为太常寺长官,总领寺事,其职清重而位尊,掌礼乐、郊庙、社稷、陵寝、医学等事)出知相州。
寇准亲信翰林学士盛度、女婿王曙、亲吏张文质、贾德润等人悉数被罢黜出朝。
杨亿是寇准集团中,参与最深的一个,当丁谓把他请到中书时,杨亿居然吓的尿失禁,面无人色。丁谓与杨亿俱是西昆派诗人,知道杨亿乃是文人心性,对他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于是淡然一笑,柔声宽慰他道:“谓当改官,烦公为一好词耳。”一年前,丁谓从地方召回开封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时(参知政事是朝廷执政大臣,属于宰相班子成员),按宋制,由翰林学士起草任命书也无不可。可是丁谓的任命书却是由知制诰宋绶撰写的,丁谓心中一直引以为恨。现在请杨亿来起草,总算是圆了一个梦。
寇准被逐出京师,很快传出民谣为他抱不平:“欲得天下宁,当拔眼中钉,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眼中钉”意即丁谓,这就是俗语“眼中钉”的来历。
这民谣本来是寇准党羽利用舆论民心向真宗、李皇后、丁谓等人施压的,哪知道却适得其反,丁谓认为寇准近在相州,依然对他有很大威胁性。于是请示真宗,准备将寇准贬到边远地区任职。真宗的意思是“与小州”,可是等丁谓退下来后,却变成了“奉圣旨,除远小处知州”。
李迪在一边急忙提醒他:“向者圣旨无远字!”
丁谓一脸不耐烦道:“君面奉德音,欲擅改圣旨以庇准耶?”丁谓公然篡改真宗旨意,反而倒打一耙,诬蔑李迪想要篡改圣旨包庇寇准。当事人只有真宗、李迪、丁谓三个,李迪也不敢拉了丁谓去和真宗当面对质,真宗完全有可能揣着明白装糊涂,被迫认同丁谓的说法。那样的话,李迪百口莫辩,极有可能会步寇准后尘。丁谓矫旨,李迪不敢主持公道,寇准在相州席不暇暖,又被徙知安州。
哪知道事情并没有结束,当有关部门前往永兴军捕捉朱能时,这家伙居然率兵拒捕,最后兵败自杀。很快,寇准被贬为道州司马。在丁谓不遗余力的打击迫害下,寇准最终贬死于烟瘴之地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