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在《非乐》中认为音乐的消极作用有()。
墨子在《非乐》中认为音乐的消极作用有浪费人力、浪费财力、耽误工作。
原题
墨子在《非乐》中认为音乐的消极作用有()。
A、浪费人力。
B、浪费财力。
C、耽误工作。
D、宣扬封建迷信。
答案ABC。
墨子提倡“非乐”,其主要批判对象是儒家繁饰礼乐,不务实利的做法。
这在《墨子非儒下》中有相当尖锐的指责,其中藉晏子之口,攻击儒者“好乐而淫人,不可使亲治”,儒者“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繁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
墨子认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在与公孟子的辩论中,墨子更是攻击儒者:“或以不丧之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若用子之言,则君子何曰以听治,庶人何曰以从事?”(《墨子公孟》)
墨子简介:
墨子(约公元前476年——约公元前390年),名翟,春秋末战国初宋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子死后,其弟子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