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墙头记的故事
五音戏《墙头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张木匠妻子早亡,拉扯俩儿子成人。大乖会算计,家境颇丰,娶了媳妇,日子过得很滋润。二乖是个读书人,娶了一个富家女,娘家给的嫁妆很厚实,也过上了小康生活。但两个儿子都不愿奉养父亲,但又毫无办法,于是立下字据,轮流养父。由于月份有大小,兄弟为此常发生争执,甚至把老爹放到墙头上。
王银匠是张木匠年轻时的好朋友,富于正义感。看到张木匠在墙头上,就将他救了下来。王银匠略施小计,让俩儿演出了一场争爹记。最终俩儿受到了惩罚。
《墙头记》作品赏析:
山东梆子,顾名思义,是山东的地方剧种,属于梆子腔的一种,梆子在中国戏曲中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冀鲁豫山陕无处不是梆子丰厚的生存和发展土壤,山东梆子亦是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山东梆子地方风味非常浓郁,唱腔高亢激越,流畅朴实,花腔漂亮,还带着点儿侉味儿,特别有意思。
《墙头记》是山东梆子唯一一个拍成电影的剧目,摄于80年代,料想以后再有的可能性也不大。《墙头记》根据蒲松龄的俚曲改编,叙述的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演绎的是子女不孝,老来难,演员表演非常生活化,尤其是两对不孝的儿子媳妇,各有各的嘴脸,大的从商,二的读书,倒是一样的势利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