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中如何表现堂吉诃德与桑丘的关系

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是西班牙文学巨匠塞万提斯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塑造的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即便在二十一世界的今天,也依然有着独到的价值。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小说主人公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人桑丘·潘沙之间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这对角色。作者在描写他们的游侠生涯中,广泛地采用对比与夸张的手法,反复强调他们从外形到性格上的某些特征,形成鲜明的对照。桑丘的表面愚钝配合与堂吉诃德的疯颠,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在各个方面都形成了对比,不仅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一起来看,更可喻为人类精神世界中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统一体。

二人的身份对比:堂·吉诃德出身贵族,是主;桑丘·潘沙出身贫寒,是仆。

二人的身形对比:堂·吉诃德瘦高;桑丘·潘沙短粗。

二人的“行头”对比:堂·吉诃德一身不合时宜的古代骑士装骑一匹瘦马;桑丘·潘沙衣著随俗,骑一头圆滚滚的毛驴。

二人的思想对比:堂·吉诃德是人文主义理想精神的化身;桑丘·潘沙是现实精神的典范。

二人的性格对比:堂·吉诃德高尚至疯狂;桑丘·潘沙鄙俗到唯利是图。

……二人的对比点比比皆是,但走在一起,就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留下了两个历经时代风雨依然保持鲜活本性的永恒形象!  堂·吉诃德不仅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更和鲁讯笔下的阿Q一样,是由文人创作的一种典型精神。他“不畏强暴,不恤丧身”,披着游侠的外衣,立志扫尽人间不平,是人文主义者不切合实际的理想化悲剧的典型。他的动机中充满着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是个思想先进的人物,是欧洲文学作品中一个正面主人公形象,“是一个好人形象,一个优秀人物形象”,只不过因为行动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冲突,成为一个带有悲剧因素的、有崇高精神境界的“疯子”。

堂·吉诃德游侠冒险活动的指导思想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想重振乾坤,渴望铲除强暴,伸雪冤屈,补救错失,改革弊端,扶弱济贫,惩罚不义;但他把封建时期的骑士道精神应用在资本主义兴起的时期。因此,他犯了时代错误,不但没有帮助别人解除困难,反而给人们带来灾难:如把羊群当做军队,把苦役犯当受害的骑士。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他为了救一个孩子隔靴骚痒地训斥了一个地主,他走后,孩子却遭到比以前更厉害百倍的毒打……堂·吉诃德的善良动机,得到的却是危害人的恶果。但他性格中的高贵品质,即为了追求正义、理想而置自身安危于不顾,愿为社会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精神也反映出来了。

堂·吉诃德的带有人文主义特色的思想是思想见解先进性的表现,反映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的进步要求。他反对旧的门阀观念,认为衡量一个人不在于他的地位和血统,而在于品质。他反对奴役、剥削,提倡人的自由;他肯定世俗爱情,反对禁欲主义,鼓吹平等的爱情观;他认为法律是保护劳动人民摆脱饥寒,丰衣足食的。对于社会的构想,他幻想一个没有剥削、没有自私的太平盛世。总之,他的思想既有唯心主义,也有唯物主义。

堂·吉诃德的性格复杂、丰富、多方面,其性格矛盾正体现处于新旧交替时代西班牙现实社会矛盾的反映,这些都表现在他的具体行动中。堂·吉诃德言行一致,有为理想奋斗的勇气和行劝,他勇敢、执著、不怕牺牲,但他却偏偏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糊涂时以骑士道精神追求理想境界,单枪匹马向社会冲杀,成为夸张的、滑稽的、喜剧性的角色----一个“疯子”。但冲杀的结果无不以大败告终;清醒时他常识渊博,见解独特,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临死前,他以幡然悔悟,并叮嘱外甥女“千万不要嫁给读过骑士小说的人”,这一实际行动表达了他理智上的觉悟。

而作品中值得思考之处也在于此:是骑士小说害了堂·吉诃德还是堂·吉诃德主观世界出现了认识和理解的偏差?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我们所面对的众生相千变万化;我们所生活的客观世界丰富多彩。不在于客观上存在什么,而在于主观上的认识。

现在,再让我们走近桑丘·潘沙来看一看。

桑丘·潘沙善良、纯朴、乐观、风趣、爱吃,是当时西班牙农民群众的代表,虽然只是个“配角”,但他追随堂·吉诃德一路走来,才上演出一出出人间喜剧,处处留下了闪光的艺术风采!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精神,头脑清醒,很少有幻想,对现实有判断力,这一点正是堂·吉诃德所不具备的。因而他时刻咒骂骑士道,甚至捉弄主人——随便指认四个村姑是杜尔西内娅公主和其侍女。

由于他的阶级局限性,造成他目光短浅,狭隘自私,爱占小便宜。一心只想当上总督,让他驼背的老婆坐上金光闪闪的马车。这就反映了他做为小私有者的弱点。

他身上同时具有西班牙农民的机智、善良和乐观精神。他逐渐克服小农意识,追随着堂·吉诃德视野逐渐扩大,思想逐渐变化、进步,堂·吉诃德的品德及人文主义理想吸引了他。任总督期间他忠于职守、廉洁奉公、断案如神,成为一个追随人文主义者的进步农民形象,作家的民主精神体现。也向世人表明:思想狭隘者一但被崇高的理想精神所熏陶,他的精神世界同样会焕发异彩!

《堂吉诃德》一号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英勇的骑士和理想主义者;二号主人公桑丘,则是一个讲究实际和胆小怕事的乡巴佬,这个乍一看是建筑在对照的基础上的构思,却演变为错综复杂、惟妙惟肖的相似关系,而这一构思的发展,正是这部天才著作的精湛的成就之一。 桑丘,在一定意义上,是堂吉诃德性格的变奏,这样的相似性,在伟大的艺术作品里,几乎可以说是不乏其例的,如雷欧体斯和弗丁勃拉斯之于哈姆雷特,或格罗斯之于李尔王,桑丘与堂吉诃德也有这样的相似关系,这样就突出了主要人物并且丰富了整体的构思。 两个人都是赋有丰富的理性才能的,在堂吉诃德身上是智力的,而在桑丘身上是经验的,他们有一个时候变得热衷于自己欺骗自己,结果他们的思想和生活都错乱不稳定了,但是对于堂吉诃德来说,这种自我欺骗是围绕着以杜尔西内娅为象征的荣耀核心的,而对于桑丘来说,他的自我欺骗是围绕着以大陆岛为象征的一个物质追求的核心而逐渐成形的。堂区神甫的话并非是言之无物的……我们将会看清这个荒唐事物构成的体系的含义,这样的一个骑士和这样的一个扈从,人们不禁会想,他们都是从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而且实际上,主子的疯,倘若没有了他的扈从的蠢,也就一文不值了,因为实际上,堂吉诃德和桑丘是真正的哥俩,他们的创作者是按照同一个模式构思的。”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无论是这部书的创作者还是阅读者,当初都是把桑丘和堂吉诃德主仆二人的关系建立在一个对照性的结构中的,这主仆二人在性格上的两相对立的一面是不言而喻的,而事实上这只反映了人物性格的浅表层面,或者说是静态的一面,如果我们用深入的发展的眼光来看,更能显示出桑丘性格光彩的一面是他和堂吉诃德的相似之处,也就是一向为人们所忽略的一面。 纳博科夫称堂吉诃德和桑丘是真正的哥俩,是因为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有相同之处,如他们心地的纯真,一样的不谙人情世故;对事情的执着,一样的认死理;他们身上***有的理想主义精神等。桑丘身上的物质主义是不言而喻的,但他身上的理想主义精神同样不可忽略,桑丘的理性主义精神在他做海岛总督这部分得到了充分的显示,这部分是堂吉诃德和桑丘主仆二人配合得最默契、最成功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主仆两人是哥们的地方。虽然这段经历只源自于一场游戏,但是被捉弄蒙在鼓里的主仆两人却非常认真地出演了自己的角色:上任前堂吉诃德对桑丘就为官之道,如何居官尽职有过一番语重心长的叮嘱,而桑丘则对他主人的教导言听计从,并向他的主人保证“宁愿做桑丘上天堂,不愿做总督下地狱”,这时的桑丘和当初跟随他主人出门时一心只把做海岛总督看做是满足自己物质欲望的一个途径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以至于堂吉诃德都赞扬他“天性好”,“配做一千个海岛总督”;上任后,桑丘果然也能不负他主人的嘱托和信任,一心只想勤勉地工作,不计较任何的虚名和实利,当大家尊称他“堂桑丘”时,他非常直率地说:“我不称‘堂’,我家世世代代都没有这个称号。我只叫桑丘?6?1潘莎;我父亲也叫桑丘,都是潘莎,没什么‘堂’呀‘堂娜’的头衔。看来这座岛上的‘堂’比石子还多呢。可是不要紧,天晓得,我如果能做上四天总督,说不定把这些‘堂’扫除得一干二净。”这一点甚至也是他高于他的主人的一面,即他的实际和实在,他脚踏实地做事的精神。他公正地处理公务,凭着自己的直觉和智慧,公正贤明地判决了三个非常棘手的案子,以至于大家把他比喻为以色列历史上著名的智慧国王所罗门,他视察海岛,所言所行样样在理,事事在行,以至于跟随他左右的总管也不得不佩服他:“总督大人,您讲得很有道理。我知道您是毫无学问的,想不到您满肚子良言宝训。公爵大人和我们这些人都没有料到您这副本领。”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桑丘已经超越了他普通农民的身份,显示出他与普通农民不同的潜质。而桑丘在受到捉弄执意辞官时他所引以为豪的恰恰是“‘我光着身子出世,如今还是个光身,我没吃亏,也没占便宜’;换句话说,我上任没带来一文钱,卸任也没带走一文钱,这就和别处岛上的卸任总督远不相同了”。“况且我只走一个光身,不用别的证据,就可见我做官像天使一样。”以至于捉弄他的人听了他临别的一番话“都惊佩他能明哲保身,并急流勇退”。这时的桑丘已经超越了物质主义的桑丘,成为一个具有理想主义精神,又能将理想和现实相结合、和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日趋完美的人。

正像很多批评家所看到的:“堂吉诃德的侍从桑丘,也是逐渐充实的。我们最初只看到他傻,渐渐看出他痴中有黠。可是他受到主人的恩惠感激不忘。明知跟着个疯子不免吃亏倒霉,还是一片忠心,不肯背离主人。”我们说他知道感恩,他宁愿吃苦倒霉也要忠心于他的主人,这些都不是傻、痴、黠所能涵盖的,也是物质主义、功利主义所不能够解释的,这恰恰说明了桑丘身上也具有我们一向所忽略的难能可贵的品质。这些品质有他与生俱来的,而更多的应该是受到堂吉诃德精神感召而产生的变化,不管如何这些品质在他身上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这也是桑丘之所以为桑丘的一个重要因素。

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西班牙反映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反映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的进步要求。把这两上艺术形象置身于21世纪同样可以给人启迪:新世纪的新新人类,当然需要人文主义的理想精神,但同时也需要务实主义精神,理想脱离了现实,就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甚至把自己变成一个笑话;反之,具有务实精神的人,则应开拓思维,大胆进取,否则只能成为时代的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