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44岁时在孟良崮阵亡,他的儿女都在哪儿,过得怎样?

绝情不似痴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仅有相思无尽处。爱情当中,痴情总被绝情伤,有关想念的忧愁缭绕心头,不可疏解。

执子恩爱的人,彼此之间的真正的爱情怎样的坚贞不渝,才可无穷缠绵悱恻,没法切分。42岁的张灵甫和17岁的王玉龄就是这般,她们爱的炽热,结婚后产下孩子。

但彼此之间白头偕老过短,赶不及多一些温暖追忆,张灵甫便去世。之后,她们的孩子身材魁梧,都说很像他的爸爸。

动荡年代的爱情故事

王玉龄生在1928年的长沙市,那时候的中国形势,并不稳定,虽处民国时期,却也遭遇着侵略军的志在必得。那样的大环境下,王玉龄的儿时过得算作非常幸福的。

她的祖辈们做生意很多年,积累了一大批的存款和祖业,父亲针对儿女的文化教育,也毫不吝啬。那样的气氛中,做为千金大小姐的王玉龄,毫无疑问是接纳了那时候比较优良和优秀的文化教育的,加上宽裕的家世,也是令她童年无拘无束。

仅仅,王家的状况伴随着父亲的病故继而下降,从富甲一方逐渐变成了小富贵为安,自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家很多年的气势仍未完全切除,长沙市城的人都了解王家,也对王玉龄很有印象。

王玉龄毫无疑问是优异的,她在妈妈的细心种植下发展,生着一张较好的容貌,是长沙市城里知名的富家小姐。待其稍微年老,登门拜访浪漫求婚的人便纷至沓来,可王母舍不得闺女太早的担负勤俭持家的痛苦,便一一婉言谢绝了上门服务者。

就是这样,王玉龄天真无邪的长到17岁的年龄,然后遇到了她的今生至爱——张灵甫。张灵甫为什么人?那时候42岁的他,早已是国民党的将领。张灵甫生在1903年8月20日的陕西长安,他的课业出色,一路升学,曾考上北大历史系,但最后因贫苦迫不得已休学。

之后,张灵甫考上黄埔军官学校,毕业之后进到国民党第21师,后也是参与了北伐战争。他毫无疑问是工作能力出色的,做为一个士兵,他的升职之途可以说十分畅顺,但是三十岁的年龄便变成了元帅旅长,可以说发展前途一片光辉。

张灵甫王玉龄的相遇

42岁的张灵甫可以和17岁的王玉龄相遇,要来要得益于天时。那日,妙龄的王玉龄走在长沙街头,阳光之下,已经长沙市公立的张灵甫看见街正对面的美少女,心里惊涛骇浪漪涟。

为了更好地寻找她,张灵甫了解了很多人 ,最后才了解她是王家的小妹王玉龄。然后,张灵甫托关系详细介绍,了解了王玉龄。

最初,王玉龄对张灵甫是敬佩之情,她虽是女人,但内心内一腔热血,对日本军充满了憎恨,因此,张这类出战杀怪的铁汉子当然是令其钦佩的。而伴随着渐渐地深层次,她又被张的温文尔雅和才华所钦佩,二人交往之时,氛围十分和睦,一切都恰如其分。

郎情妾意,张灵甫为了王玉龄更是想要违抗上级命令,留在长沙不愿晋升。这个消息令素来有主见的王感到惴惴不安,于是张灵甫登门求婚,二人开始仓促的准备婚礼。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当时的湖南省政府主席在上海金门饭店主持了42岁的张灵甫和17岁的王玉龄的婚礼,当时是如何的仓促,就连二人结婚的礼服都是同朋友借来改制的。

虽然婚礼仓促,但张、王二人的婚后生活过的并不敷衍。他们真正厮守的时间很短,因婚后不久便爆发了内战。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他们的爱情,愈演愈烈。

为了多些陪伴妻子的时间,张灵甫哪怕是五分钟的空闲时光,都要往家中赶去,有人说张过于''怕老婆'',或者王''娇气小姐''之类的,张都一笑而过。夫妻生活,便是如此,没有什么对错,便是二人冷暖自知。

而且,作为当时国军七十四军所有军官太太中年纪最小的王玉龄,是颇受好评的。毕竟是大家出身,气质和处事能力皆是无可挑剔的。只可惜,张灵甫和王玉龄这对夫妻相守的时间太短,最终只留下王一人,独守着彼此的回忆。

夫亡,妻强

1947年3月9日,王玉龄和张灵甫的独子张道宇呱呱坠地。当时正在战场上的张灵甫收到消息,自然是喜不自禁。可是,他无法回去陪伴在娇妻幼子身边,周围的炮火,已然不能停歇。

同年5月,张灵甫被围困与孟良崮之上,他心中念着远在南京的妻儿,苦苦支撑,但战事俨然进入白热化,张所率的部队明显处于劣势,已然无回天之力。于是在1947年5月16日,张灵甫于孟良崮战役中战亡,享年44岁。

当时,遥在南京的王玉龄并不知晓此事,她看着襁褓中的儿子,内心最大的期盼便是丈夫从战场安全归来,一家三口过上安定的生活。所有人将张灵甫阵亡的消息瞒了下来,直到王玉龄过完自己19岁的生日。

耳闻丈夫的噩耗,王玉龄一瞬间是崩溃的,但现状令其没有更多沉湎于悲伤中的机会。自小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她所面对的是上有寡母,下有稚儿的现状。张灵甫死的突然,没能给这个家留下过多的经济收入,一家人的生活并不富裕。

为母则强,丈夫的离世,让王玉龄迅速成长起来。1948年底之时,她和母亲儿子一同辗转去往了台湾。当时芳龄的她,正是貌美之时,许多人有意为她牵线搭桥,促成其再婚。

但内心怀揣着对亡夫的爱,王玉龄果断拒绝了这样的介绍。她相信,依靠自己的能力,也能得到想要的一切。可生活并未如此简单,她过得并不如意,几乎有些举步维艰。

家庭的生计令王玉龄有些喘不过气来,为了老母幼子,她在1952年选择远赴美国务工。常年的奔波令其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为了提升自我,她考入美国纽约大学财会专业,在课余之时从事一些兼职工作。

四年的坚持,终于令王玉龄凭借优异成绩毕业,而她,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了家庭环境。张玉玲毕业之后,先后在医院、饭店工作,最后进入航空公司谋生。待在美国生活稳定之后,她第一时间将儿子张道宇和母亲接到了美国。

1952年,张道宇终于和阔别多年的母亲见面,当时的王玉龄脸上,有了几分岁月的洗礼,但更多的是岁月温情之后的温柔与和煦。

儿子似父,音容笑貌

张道宇在时间的流逝中,一点点长大,王玉龄经常能在独子的身上看到丈夫的身影,特别是当张道宇进入青春期之后。青春期的张道宇身高拔长,很多人都说他高大的身材和其父亲张灵甫很像。而王玉龄除却外形之外,看到更多的是儿子身上的诸多气质。

张道宇很懂事,他小小年纪便明白了母亲的不易,于是生活中从未让王玉龄忧愁过。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拥有很好的运动细胞,是校园内的篮球健将。大学毕业之后,他先是做了一段时间的业务员,以此来积累经验。

后来,在2005年,张道宇选择奔赴上海创业,王玉龄尊重儿子的选择,和其一同回国定居。故乡的土地,令王玉龄倍感亲切的同时,又不免悲从中来。她为丈夫张灵甫建了一个衣冠冢,经常前去拜祭。而作为儿子的张道宇,事业有成,拥有了思菲和美菲两家公司,一家人过得和乐融融。

张道宇说起自己和其儿子的身高,总是忍不住皱眉头。他说很多人觉得自己的身材和父亲张灵甫相似,但张家四代越长越矮。爷爷有一米九,到了父亲张灵甫便是一米八七,到他这里又矮了四公分,他的儿子更是,只有一米八一了。

一代代的子嗣绵延,亦是一代代的传承记忆。昔日,张灵甫和王玉龄鹣鲽情深,纵然跨越巨大的年龄差距,也幸福的携手。婚后生活虽短,但这份动人的记忆被王珍藏了一生。为了这份爱,王玉龄一生再未改嫁,守着彼此***同的儿子和甜蜜的记忆便是一生。

张灵甫的逝去,对当时的她而言是晴天霹雳也是造化弄人,他们相守的岁月太短,但这份短暂的美丽,纵然用一生去回味也十分美好。为了养育张道宇,王玉龄吃过许多苦头,美国多年的打拼,即证明了其之能力,亦验证了为母则强的道理。

许多人知道张道宇和张灵甫的关系后,会细细端详一番,而后说上一句''不愧是父子,两人的长相真是相似''。细细想来,张道宇的生活并不算的多么幸福。他未满月之时便永远的失去了父亲,自己的一生当中,父爱都是缺失的状态。

但他又是如此幸运,一个坚强的母亲,将自己的全身心的爱都倾注在他身上,还有一个抗战英雄的父亲。纵然是父亲亡故之后,也不断有人对他竖起大拇指,称赞他的父亲是个大英雄。

虽然未能真实的感受到张灵甫的疼爱,但他一直能够感受到父亲的存在。这份存在,是基于人的精神之上,那种满足和震撼,也是对张道宇最好的教导。

想来,当时42岁的张灵甫能够得到17岁的王玉龄的芳心,必然也是因为他的不凡和英勇,而作为两人的孩子,张道宇身材高大和父亲相似,因生活在平安的年代一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