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产业发展

元宇宙席卷了一切,科技巨头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还是跳不出专注于自己业务领域的投影,就像看瞎子摸象一样。超宇宙所呈现的,还处于竞相想象的阶段。超宇宙是否是未来值得倡导的科技方向,众说纷纭中唯一的共识是,它不会一蹴而就,这场持久战需要科技界和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

“超宇宙”开始出现。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委员会理事长王晶晶将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以实体唱片业为主流的音乐产业发展时期,以数字存储和传播为主要手段的产业发展新时期,基于万物互联的音乐产业发展新时期。目前,第三阶段的音乐产业正在经历5G、内存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带来的深刻变革。

视听体验的提升是最直观的。以国家大剧院为例。2020年8月,《蔡华·裘芸》系列线上演出首场演唱会,实现全球演唱会首次8K+5G直播。在8K超高清画面中,艺术家的每一缕头发、每一滴汗水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在听觉方面,国家大剧院采用了全景录音、杜比全景声、双耳体历声、虚拟环绕等领先技术,不断增强沉浸感。

科技支撑与产业实现

到目前为止,元宇宙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义,大部分科技公司对元宇宙的定义都是对自己有利的,布局分散。超宇宙从概念到现实的基本路径是什么?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公司,从计算网络的底层支撑、全新的数字交互引擎、软硬件打造的沉浸式社交连接、混合现实全面打通物理世界和虚拟数字空间,布局了实现元宇宙的路线图。

虽然它在具体战术上仍然专注于自己的业务,但从一个产业组织者的角度来看,这是迄今为止业内最清晰的元宇宙实现路径。通信行业专家王云辉表示:“多年来,在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中,运营商一直是聚集和连接所有产品、技术、应用、供给和需求的产业基地。在元宇宙时代,这个定位依然不会改变。”

我们什么时候会到达超宇宙的世界?短期内不会有答案,产业层面、科技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的音乐会走向何方?

技术在改变传播、体验、消费渠道的同时,也在影响着音乐创作。例如,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技术系主任李小兵表示,基于无线电和录音技术进步的3D音乐将为创作者提供更多可能性。“传统的人体日历音响是在前面放两个音响,但是两个音响不足以表达所有的信息,也不能完全还原在音乐厅听交响乐的感觉。在音乐厅里,我们可以听到直达声、早期反射声、混响声,甚至附近观众的呼吸声。”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音乐厅独特的“氛围”,是传统的人体历音所捕捉不到的。

可以接收各个方向声音的全景录音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突破这一限制,3D音乐将超越传统的体感音乐,在听觉上实现全面升级。“不限于从正面发声”的3D音乐,除了赋予交响乐立体的音效,还可以从背面和上方发声,“让所有维度、所有方向都参与到音乐的创作和表达中。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3D音乐可能会对传统的和声和配器产生影响。”

智能技术给构图带来的变化更加尖锐,也更有争议。李小兵介绍,目前,中央音乐学院已经建立了世界领先的AI自动作曲系统。“在建立系统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旋律、体裁、情感、歌词等歌曲信息进行整理和统计,建立庞大的信息库,然后用深度学习算法训练相应的模型,最后根据用户输入的参数和歌词制作歌曲。”在短短23秒内,系统可以完成作曲、编曲、演唱、混音,生成一首完整的歌曲作品,达到普通作曲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