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手势
1,2拍(2/2,2/4,2/8),强拍,弱拍,基本趋势是第一拍自上而下,稍有内到外,第二拍返回。在进行练习时,除了动作清晰、精神集中、饱满之外,因为唱腔的流畅,笔画的过程也往往是流畅的、线性的。
2,3拍(3/2,3/4,3/8),强拍,弱拍,弱拍:?
(1)第一拍向下后,反弹会从内侧向上弹起,以便与第二拍衔接指挥动作,但注意不要交叉手掌或前臂。
②?第二拍时,弱拍的拍打动作向外进行(略向下),幅度不要太大,反射动作向上弹起。第三拍的弱拍随着第二拍的反射动作自然回落,第三拍向下移动,第三拍的反射动作从内向上弹起。?
3、4拍(4/2、4/4、4/8)是一种复合拍,其力度周期律为:强拍、弱拍、次强拍、弱拍。?
①?第一拍时,双手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拍手动作要向下。反射动作会随着拍手动作自然弹起,注意不要向外倾斜太多。
②第一拍的反射动作实际上成为指挥第二拍的预备动作。第二拍弱,指挥动作在第一拍的内侧,所以划水动作的幅度相应减小,反映时双手不能交叉,最多是手掌稍有重叠。
③?第三拍是强拍,拍打动作往外侧(略向下),反射动作顺势弹起。第四拍是弱拍,随着第三拍的反射动作自然回落,第四拍向下,反射动作从内向上弹起。
扩展数据:
一是在团唱或乐器合奏时,指挥用指挥棒或徒手打拍子,称为“打节法”。
第二,指挥员要以适当的速度在太空中画一个图形,标明实力优先;通常双手以强拍的周期性往复循环做对称动作,强拍由上而下,弱拍由下而上。列车员的态度要求:
1,树干稳而直。背部不要弯曲,前弓后弯,不要耸肩,防止不必要的动作和转向,适度用胸拉背。
2.把头自然地仰着,这样你就能看到所有的演唱者,演唱者也能清楚地看到指挥。时刻用眼神提醒大家,辅助手的动作预示着重要转折点或关键时刻的到来,能启迪声音的进入。
3.脚是站立的基础,身体重心交替放在脚上或左右脚之间移位,脚基本持平或略向前后,如“稍息”姿势。
4.重心的转移自然是随着音乐的需要而进行的,但也不能太多,不允许随意走动和下蹲。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一切都必须满足指挥任务的需要。?
5.肩膀平静放松,大臂微微伸展。不要夹住它们。肩关节随时放松,双手彻底解放。你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挥手。?
6.手腕和手掌指的是最灵巧、表现力最强的部位,也是音乐指挥最有效的工具和武器。前臂、手臂甚至肩膀和身体的活动常常为了这个“终端”而协调。?
7.一般的基本姿势是手掌向下,不握拳,手腕不下垂,不放松,头不抬,微微向前,手指不用力微微弯曲成弧形,比如握小球,可以随意做任何动作。?
8.双手举的高度和伸出的距离根据指挥作品的风格、表演的规模、场合等因素进行调整。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你松散地学习基本动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命令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