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加法”教案

作为教师,经常需要编制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好呢?以下是我为你搜集的《20以内加法》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以内加法”教案1目标:

复习100以内数字的构成,20以内的相加。

能够与同事合作并努力记录结果。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尺,题卡。

之前的经验可以在10内添加。

活动流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综合

三、蒙台梭利数学作品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和使用教具,将教具放在桌子上。

2.依次取出红色和蓝色的量规,按9-1的顺序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用同样的方法排列右边的红色尺子。

3.出示题卡:4+7=(答案11写在背面),将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直尺4排列在第一行,左侧对齐正方形(占1~4的正方形);然后取红色尺子7,排在蓝色尺子后面(占5~11的正方形)。此时红色尺子的右端正对着数字11。

5.老师用数字11说:“4加7等于11。”并且数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然后把题卡翻过来确认你的计算结果。

6.比较后,让孩子在题卡上写下结果“11”,然后把尺子放回原来的位置。

7.老师出示另一张问题卡,让孩子独立计算。

8、孩子继续练习到不想继续为止,放好教具和工作毯。

第四,孩子们可以自由工作,有老师指导。活动备注:

活动扩展:

让孩子互相合作做题。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游戏开始,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节课的活动氛围也很好,达到了这节课的目的。反思:这个班孩子分组的时候,我没有充分关注每个孩子的操作。对于反应慢的我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加关注,及时给予他们指导。

“20内加法”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

1,20以内进位加法。

2.体验学习和运用数学的乐趣。

3.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激发孩子学习加法的兴趣。

活动准备:

表格,卡片。

活动流程:

第一,激发兴趣。

1,观察发现,引出题目。

老师:我们学过这些公式了吗?

学生:是的,我有。

老师:有哪些公式?

生:都是9加几的公式。

老师:你以前学过什么进位加法?

生1:学了8加几的进位加法。进位加法7,6,5加上几个和...

生2: 7,6,5加几进位加法和...

第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老师:请观察,第一个公式有什么特点?9+2、9+6、9+9

生:每个加数都是9。

老师:另一个加数有什么变化?你能告诉我公式是什么吗?

生:公式是:9+3,9+4,9+5...9+9.

老师:第二栏的公式是什么?健康:8+4...8+9

老师:这两个公式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加数一样,都是9或8,另一个加数逐渐增加1。

2.老师:他们的和是怎样变化的?(而且越来越多)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整理在一起。

1: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8+3= 8+4= 8+5= 8+6= 8+7= 8+8= 8+9= 7+4= 7+5= 7+6= 7+7= 7+8= 7+9=

3:6+5= 6+6= 6+7= 6+8= 6+9= 5+6= 5+7= 5+8= 5+9=

4:4+7= 4+8= 4+9= 3+8= 3+9= 2+9=

3.观察表格,找出规律,由老师总结。

第三,儿童操作。

1.老师分发蓝色计算书。请在20分钟内完成17-18页的加法练习(2)和(3)。

2、儿童操作教室巡回指导,作业批改。

活动反映:

计算教学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教学过程,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师、家长、孩子的共同努力才能看到好的效果。

《20以内的加法》教案3活动目标:复习100以内的数的构成。

活动重点和难度:20以内可以加。

活动准备:加法板,红蓝尺,题卡。

之前的经验可以在10内添加。

活动流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的综合三、蒙台梭利数学作品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和使用教具,将教具放在桌子上。

2.依次取出红色和蓝色的量规,按9-1的顺序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用同样的方法排列右边的红色尺子。

3.出示题卡:4+7=(答案11写在背面),将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直尺4排列在第一行,左侧对齐正方形(占1~4的正方形);然后取红色尺子7,排在蓝色尺子后面(占5~11的正方形)。此时红色尺子的右端正对着数字11。

5.老师用数字11说:“4加7等于11。”并且数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然后把题卡翻过来确认你的计算结果。

6.比较后,让孩子在题卡上写下结果“11”,然后把尺子放回原来的位置。

7.老师出示另一张问题卡,让孩子独立计算。

8、孩子继续练习到不想继续为止,放好教具和工作毯。

第四,孩子们可以自由工作,有老师指导。

活动延伸:要求幼儿互相合作,提出问题。

活动反映:

计算教学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教学过程,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师、家长、孩子的共同努力才能看到好的效果。

“20内加法”大班教案4活动目标:

1,复习100以内数字的构成。

2.对参加数学活动感兴趣。

3.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4.让孩子理解简单的数学原理。

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20以内可以加。

活动准备:

加法板,红蓝尺,题卡。

之前的经验可以在10内添加。

活动流程:

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线上活动:问答游戏-10综合

三、蒙台梭利数学作品内容——20以内的加法

1.介绍活动名称和使用教具,将教具放在桌子上。

2.依次取出红色和蓝色的量规,按9-1的顺序排列在加法板的左侧;用同样的方法排列右边的红色尺子。

3.出示题卡:4+7=(答案11写在背面),将题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将蓝色直尺4排列在第一行,左侧对齐正方形(占1~4的正方形);然后取红色尺子7,排在蓝色尺子后面(占5~11的正方形)。此时红色尺子的右端正对着数字11。

5.老师用数字11说:“4加7等于11。”并且数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确,然后把题卡翻过来确认你的计算结果。

6.比较后,让孩子在题卡上写下结果“11”,然后把尺子放回原来的位置。

7.老师出示另一张问题卡,让孩子独立计算。

8、孩子继续练习到不想继续为止,放好教具和工作毯。

第四,孩子们可以自由工作,有老师指导。

活动扩展:

让孩子互相合作做题。

活动反映:

探索2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法很难。我认为学生有必要通过讨论来交流思想和获得新知识。为了防止有的同学只是做听众,我要求大家先自己做,想好一个方法后再和小组其他成员交流,这样既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也可以分享其他同学的经验。

学生在做“凑十”的微积分时,发现了同时除法大数和小数的两种方法。基于这种情况,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我忽略了课本上“看大数,除小数”的计算方法,而是肯定了这两种方法。并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至于这样的选择性教学,我在练习设计的时候也多次使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这个班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练习形式多样,课堂气氛良好。但作为教师,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入课堂,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我们需要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以学生为本”和“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不断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