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汇音乐剧《猫》的详细介绍
作曲家介绍道:
从1977开始,安德鲁·洛伊德·韦伯就根据他从小最喜欢的书《老负鼠讲述世界上的猫》开始创作音乐。因为韦伯原本的计划是在舞台上写一些散曲,而在1980年,他在埃德蒙顿音乐节上表演了几首他已经写好的曲子。当时艾略特已经去世,艾略特的遗孀瓦莱丽·艾略特参加了音乐节,并为韦伯带来了许多未发表的诗歌和故事。这些故事包括后来著名的《格里扎贝拉,一只迷人的猫》(艾略特没有把这首完成的诗收入他的诗集,因为他认为“这个故事对孩子来说太悲伤了”)。有了这些信息,尤其是格里扎贝拉的故事,韦伯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故事的主题,更像是一部有始有终的歌剧。他找了奈恩作词兼导演,两人合作把这样一本童话诗集搬上舞台,显然不具备票房的条件。
作词人介绍:
《猫》的歌词是特雷弗·纳恩改编的。它的故事来源于1939年出版的T·S·艾略特的《实用猫》一书。这本诗集其实是艾略特写给他的教子的。大部分歌词都是原封不动地从诗集里拿出来的。然而,为了与音乐相协调,纳恩在他的诗歌中做了一些小的改动,比如在《杰利柯斯之歌》中重复了八行歌词。此外,艾略特未发表的小说中还有《楔子》、《波利·克莱狗的进行曲》和《格里萨贝拉》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纳恩根据艾略特的另一首狂想曲《风夜》改编的《记忆》。
记忆
据说直到离首映日期很近的时候,纳恩还对剧中的歌曲不满。他觉得整部剧的高潮不够强烈,应该有更多能让观众更投入的情感音乐。韦伯起初不想,但他回家重新开始安排,他告诉导演纳恩不要抱太大希望。那晚韦伯回家后,他花了整整一个晚上写了一首曲子。第二天早上,韦伯在排练室用钢琴为纳恩演奏了他的杰作一整夜。纳恩听后对旁边的人说:“我要求你们记住现在的日期和时间。因为你现在听的是下一首堪称传奇的曲子。”
这首曲子是音乐剧史上流传最广的“回忆”。这首歌被多达150的艺人录制,可见其受欢迎程度。该剧的原版磁带售出了200万张,并获得了格莱美最佳表演奖。
但那时候,她只是一段旋律,根本没有歌词。与其他关于猫的歌曲不同,《回忆》并不是基于现有的诗歌,也没有其他可以套用的诗歌。纳恩请了三个词人写回忆,还是没有得到满意的歌词。当时,直到首演前几天,纳恩才回到自己在乡下的别墅,决定自己写《回忆》的歌词。他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重读艾略特的诗,借用了《风夜狂想曲》和《迷人的猫格里扎贝拉》的线索,不仅写出了感人的回忆,也让整部《猫》的主题更加清晰。一只迷人的猫Grizabella成了猫的情感出口。在《回忆》中,她表达了她在外面世界的苦难,她永远失去的幸福和美好的日子,以及她对回家的渴望。这首难忘的歌就这样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