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音乐审美能力

培养孩子感受音乐美的能力。音乐中优美的旋律会拨动孩子心中的琴弦,让他们有丰富的审美体验。由于儿童的知识和经验思维发展水平有限,这种经验往往是肤浅的、不稳定的,需要细心的引导。所以,在引导孩子感受音乐之美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一定要选择好的音乐。儿童的审美是直观的、生动的,他们只对生动的、具体的、直观的审美对象感兴趣,有美感。要选择一些符合儿童审美特点的优秀音乐作品,如表现活泼可爱动物的《老母鸡与大象》,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兔子乖乖》、《小动物与狼》,反映儿童喜爱人物的《我的好妈妈》和《小海军》。二是引导孩子对构成音乐美的要素有充分的感受力。我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让孩子安静地听音乐,帮助他们熟悉音乐,仔细体验优美的旋律、活泼的节奏、饱满的和声等。,并初步创造出美的印象;其次,让孩子边听边打节奏,培养孩子对音乐速度、力度、节奏的敏感度;最后,让孩子听和思考,让孩子在愉悦的音乐氛围中想象音乐的不同形象和情节,同时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手段(如观看表演、讲故事、打击乐器等。)提高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美提供视觉依据。培养孩子表达音乐美的能力。儿童在反复听音乐、充分感受音乐的过程中逐渐对音乐产生兴趣后,会立即产生强烈的表演欲望,这是由于儿童强烈的、外露的审美感受。要因势利导,启发孩子思考和加工自己对音乐美的感受,充分展示自己的言语和动作,培养孩子表达音乐美的能力。有一次,孩子们充分感受了小海军的音乐后,我启发他们说说听完音乐后的感受,孩子们举起了手。有的说:听完音乐就想踩。这是对音乐本质的感受(进行曲)。有人说我听完音乐就想当解放军!这是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和崇拜;还有人说:听完音乐我精力充沛!这是对音乐力量的感受,孩子们在讲述自己对音乐之美的理解和感受。当我再次演奏音乐时,他们都跟着一起唱。声音是那样的响亮和自豪,既启发了孩子表达音乐之美,又培养了他们快乐积极的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