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心》(四十四)不着一字,任运自然
其实,若言禅,一字也多余。就像傅大士,“啪!”一下——讲完了。
傅大士(傅大士(497―569),又称善慧大士等。南朝梁代著名大德,义乌双林寺始祖,与达摩、宝志和尚并称“梁代三大士”。)讲《金刚经》的故事:一天,梁武帝请傅大士到皇宫里给文武百官讲《金刚经》,才升座,大士抚尺挥案(拿起惊堂木一样的案尺在讲桌上用力一拍),一拍便下座。梁武帝被他弄呆了,在旁边的志公(宝志和尚)问陛下:“会么?”
帝曰:“不会。”
志公就说:“大士讲经竟。”(傅大士挥尺拍案一下,就已经把整部《金刚经》讲完了。)
武帝大为不解,说这叫什么讲经?就这么拍案一下即下座?不行,请他再来给我们讲经。
无奈,傅大士再次上台开讲,这次没有拍案即走,而是将《金刚经》各段精义,汇编成四十九个偈颂,并分别唱诵了一遍后才下座而去。
禅是不立文字,不着一字,任运自然。
可是,禅也离不开文字。不立文字者,是不立僵化的文字;不离文字者,文以会心,文以载道矣。
《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古往今来一切圣贤,都是得道成道的,因个人层次深浅不同,因时、地因缘不同,所传化的方式有所不同。法无有定法,如珠走盘,无有方所;任运自如,不滞一隅。
(一叶/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