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音乐?
学音乐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良好的音乐素养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一生的财富。因为音乐具有优秀的审美功能,欢快、柔和、优美的音乐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敏感性,陶冶美好、宁静、高雅的情感,美化心灵,陶冶情操。
音乐有助于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在音乐中成长的孩子,能够敏锐地感受到音乐的特点,随着节奏和旋律的变化,让自己的想象力自由飞翔。
人的综合素质三要素:
一个完美的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种品质,缺一不可。
第一,理性素质,这是一个人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情绪品质,也就是情商,是一个人与人沟通的能力。
三、情感素质,情感能力强,情感要求高,应求好感。如果一个人从小就不重视感性能力的发展,缺乏情感素质,他就感受不到生活中的美好,没有幸福感,生活枯燥。
学习音乐是培养情感品质的重要途径。
如何培养音乐素质
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几乎完全侧重于培养一套狭隘的演奏、听和记谱技能,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记忆、练习、模仿、重复和循序渐进的习惯发展起来的。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演奏的音乐是没有灵魂的,机械的。这种教育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想无聊就半途而废。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一部好的音乐作品,要么蕴含着美好的寓意,要么表达了一颗温暖的心,要么烘托了一个美好的梦想,要么表现了一种燃烧的感觉。这种心灵之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吸引力,会在灵魂上留下美好的烙印。当一个孩子对音乐没有感情,只是无助地、机械地玩,是不可能培养他的音乐素养的。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呢?让我们来看看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
1,唱各种曲目,独唱,和别人合唱。
2.用乐器演奏各种曲目,独奏和与他人合奏。
3、即兴表演旋律、变奏、伴奏。
4.在具体指导范围内作曲编曲。
5、看音乐和录音乐
6.听,分析和描述音乐。
7、音乐和音乐表演。
8.了解音乐与其他人文艺术及其他学科的关系。
9.了解音乐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这就是美国音乐教育的精髓:他鼓励学生以开放、自由的方式尽可能多的探索音乐,以对音乐的博大精深的感受为首要目标,以技能训练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具备了各种音乐素质的要素:能够学会愉快地与人合作,能够欣赏和评价各种音乐,能够通过演奏和作曲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具有一定的音乐文化基础。这是一个真正具有音乐素质的人。从小养成生活习惯,具备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能力。外部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