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学特色研究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学特色研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是为适应战争需要而创办的综合性艺术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探索,逐渐开辟出一条有特色的道路。陆毅一直从教育制度、教育方法、艺术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收集大量的民间音乐,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 * *领导创办的艺术学院,开设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系。音乐系由音乐家季创办,他制定了音乐系的教育方针:“研究音乐理论和技术,研究中国音乐留下的音乐财富,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培养一批音乐人才,促进抗战音乐的发展”。作为抗战特殊时期成立的音乐系,探索出了一条培养技能型音乐人才的教育新模式。为了适应战争环境的需要,音乐系在办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强调课堂教学与深入群众相结合,把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与参加生产劳动、创作表演和开展群众音乐活动相结合,逐步积累了适应战争环境和革命根据地条件的专业音乐教育方法和经验。为抗日根据地培养和输送大量音乐人才。所以,一方面,音乐系培养的人才到需要抗战的地方去,深入部队和后方的农村、城市,甚至到敌占区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响应和号召全国的艺术家,寻找最好的、最有利的抗战艺术道路。

一、独特的学制和教学方法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成立初期,学制变化很大。刚开始主要是短期培训,通常在学校的培训时间都比较短。前三个月学生在校学习,后三个月去敌后前线群众中实习,三月份再返校继续学习。当时这种阶级制度被称为“三三制”。【1】到第三年,取消挂名实习,实行“四四制”。期限为4-8个月。然而实施不到两个月就变了。1939为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工农兵同时提高和普及的方针,延安陆毅改变了教学计划。2月至7月实行双面制,进行综合教育,提高专门艺术人才,同时教育工农兵,提高文化素质。音乐系每天花四到六个小时在各个学校、剧团、合唱团实习。不断变化的学制是由抗战的需要决定的,这种独特的学制也形成了与同时期的重庆国立音乐学院和西北音乐学院不同的特色。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注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2]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的教学方法与当时的政治和抗日战争有关,同时也反映了音乐教学的特点。因此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包括一对多的传统理论讲解、一对一的示范教学、深入的民情教学等。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内容。

第二,注意开设民乐课程。陆毅音乐系的初期课程设置并不完善,这与其学制有关,因为其学期培训时间很短,师资条件相对薄弱。由于这些条件,课程设置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随着陆毅音乐系的不断成熟,其课程也呈现出独特的特点。课程方面,有普通必修课,也有专业课,包括马列主义、实时分析、中国革命与中国、毛泽东思想、社会科学概论、文艺工作等。可见,公共课必修课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主,这也是当时延安地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些课程是其他音乐学校没有的。主要科目有朗诵与发声、读谱、秧歌、普通音乐、器乐练习、歌曲练习、民乐、器乐(二胡、三弦、笛子打击乐为主,小提琴、管风琴为辅)、指挥、戏曲欣赏。可以看到在这些课程中加入了一些被赋予民族特色的课程,比如秧歌班,这是中国北方非常流行的一种歌舞类型。延安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比较差,人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所以陆毅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国统区,这些外地来的学生对当地的民俗文化不熟悉,对秧歌也不熟悉。秧歌可以说是边区“文学整风运动”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产物,为当时如何以文艺为武器,如何与群众相结合,如何更好地为斗争服务提供了具体途径,积累了经验。[3]艺鹭开设的秧歌课比较接地气,适应劳动人民的生活。通识课程是关于基本乐理的,包含了中国一般调式的介绍。民乐课程的开设还聘请了陕西民间艺人授课,虽然没有进行下去,但也体现了艺鹭对民乐的重视和大胆创新。器乐类如二胡、三弦、长笛和一些打击乐器都是民族乐器,这也说明了艺鹭对民族音乐的重视。艺鹭对民族音乐的重视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教学特色,这对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陆毅音乐系的课程设置把专业学习和政治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陆毅音乐系在教学中贯彻了党的文艺方针,明确了教育方针和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第三,深入民间艺术实践教学是陆毅音乐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别于其他音乐系的独特之处。在教学中,音乐系的老师和学生几乎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实践教学上。在最初的三三制中,体现了陆毅对实践的重视。可以说每学期都有实习时间,实习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实习中师生深入田间地头抗日。向有经验的民间艺人学习民间技艺,收集民间音乐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民间音乐文化知识和素养,为后期的音乐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在艺术实践中,为了使艺术大众化,深入群众,师生们经常深入当地乡村进行表演和创作。艺鹭组建了合唱队和秧歌队。组织戏剧队、歌唱队、工作组等。不要去各种农村和街道宣传抗日活动。【4】深入群众,在街头巷尾进行现场演出,深入抗战大后方,不仅仅是演出,更是用音乐感染人民,宣传一些关于党的思想,参与党的教育,大力支持和履行党的教育。艺鹭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手段和工具,而这些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战争和政治服务。[5]艺鹭的做法不受地点的限制。比如《兄妹开荒》就在广场街上演,由艺鹭的李波和王大华表演。王大华和王家一在南门外表演了《张皮-莫觉-起》,张璐和熊赛生在北郊表演了《夫妻逃亡》等。这些表演接地气,容易被群众接受。

陆毅音乐教育对当代高等音乐教育的启示作为延安陆毅四大专业之一,陆毅音乐系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素养高、业务水平强、作风扎实的文艺宣传干部,创作了一大批催人奋进、催人奋进的音乐作品,不仅为抗日战争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我国现代音乐教育提供了典范。艺鹭的音乐教育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陆毅音乐教育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用音乐弘扬延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当代高等音乐教育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陆毅音乐教育是中国抗战文化的一个篇章,也是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艺鹭的音乐教育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符合中国抗战的实际,满足了各阶层人民对音乐的渴求,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艺鹭音乐教育的角度来看,它对我们当代的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首先,当代高等音乐教育要体现中国的政治理念,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体现当代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其次,从陆毅音乐系的办学方针、人才培养模式、学制与内容安排、音乐创作等方面借鉴其成功经验。[6]艺鹭的音乐教育特别注重实践,而艺鹭音乐教育的实践既是学生学习的展示,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然而,当代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主要局限于学校音乐活动。因此,当代音乐教育应该借鉴艺鹭重视实用艺术的特点,从“传授知识”走向“创造知识”。总之,在当今这个充满变化和竞争的世界,中国的高等音乐教育应该继承艺鹭的音乐教育,不断推动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

来源:北方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