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起源

音乐起源于非常古老的荒野时代。

人类在产生语言之前,就已经知道如何利用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出现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互相传递信息的呐喊,这是音乐最原始的雏形。公元前4000年,出现了比较发达的音乐。

当时,苏美尔人有类似竖琴的乐器和几种管弦乐乐器。在早期的宫廷中,也有职业歌手和较大的乐队。后来,这些先进的音乐文化逐渐传播到埃及、希腊、印度和中国等古代国家,并在这些地区以不同的形式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

音乐的主要元素:

1.旋律:旋律也叫旋律。音乐的起伏按照一定的节奏横向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曲调。曲调是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是音乐的本质,是音乐的决定因素。

2.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声音的速度和力度。音乐的节奏常被比作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中重复节拍和弱节拍周期性、有规律的重复。中国传统音乐称拍子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第二个强拍(中眼)或弱拍。

3.和声:和声包括“和弦”和“和声进行”。和弦通常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符按照一定的规则垂直(同时)重叠而成。和弦的横向组织是和声进行。和声具有明显的强、轻、厚、薄色彩功能;它还具有形成从句、划分段落和结束音乐的功能。

4.强度:音乐中音的强度。

5、速度:音乐的速度。

6.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调按照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这些音调形成以一个音(主音)为中心的系统,称为调式。如中国的大调调式、小调调式、五音调式等。调式中的音调从主音到最高音排列形成音阶。

7.形式:音乐的横向组织结构。

8.织体:多声部音乐作品中各声部的组合形式。(包括纵向组合和横向组合)。

9.音色:音色可分为人声音色和乐器音色。在音乐中,有时只用单一音色,有时用混合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