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分生旦净末丑分别指什么角色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分别指的是以下角色:
1、生行: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老生(主要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的中老年人)、小生(主要扮演年青英俊的男性角色)、武生(主要扮演勇猛战将或是绿林英雄)、红生(专指勾红色脸谱的老生)、娃娃生(剧中的儿童角色)等几大类。除去红生和勾脸(在脸上画有脸谱)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即扮相都是比较洁净俊美的。
2、旦行: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旦行分为青衣(正旦,端庄娴雅的女子)、花旦(天真活泼的少女或性格泼辣的少妇)、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特别是打出手)、刀马旦(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不用打出手)、彩旦(滑稽诙谐的喜剧性人物)、花衫(熔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于一炉的全才演员等称为花衫)七类。
3、净行: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净行可分为正净(大花脸,地位较高,举止稳重的忠臣良将)、副净(二花脸,俗称架子花脸,大多扮演性格粗豪莽撞的人物)、武净(武花脸,以武打为主的角色)三类。
4、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老生所扮角色主要是正面人物的中年男子;末一般扮演比同一剧中老生作用较小的中年男子;老外主要用于演老年持重者,其扮演对象颇广,上至朝廷重臣,下至仆役方外。
5、丑行: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包括文丑(伶俐风趣或阴险狡黠的角色)、武丑(精明干练而风趣幽默的豪杰义士)两类。
京剧的历史背景:
京剧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庆贺乾隆皇帝80岁寿辰,以安徽著名徽剧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徽班三庆班进京献艺。之后,又有十几个徽班相继进京,其中实力最强的是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合称四大徽班。
徽班进京后,广泛吸收流行在北京的京腔、秦腔以及其它剧种的长处,南北融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徽班进京意味着京剧的发端。道光年间,湖北的汉调进京,与徽调相互吸收、融合。徽、汉两调合流,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京剧中不同角色的分类称为行当。随着京剧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每个行当又根据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等因素细分为不同的角色类型。例如,生角主要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旦角主要分为青衣、花旦、武旦等;净角主要分为正净、副净、武净等;末角主要分为老生、末、老外等;丑角则分为文丑和武丑。
京剧的表演形式和内容也非常丰富,包括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其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大锣、铙钹、小锣等打击乐伴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