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是什么意思

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翼昆虫之一。

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和蜻蜓目可同分为古翅次纲,他们的翅不能折叠。蜉蝣目昆虫体形细长柔软,体长通常为3-27mm,触角短,复眼发达,中胸较大,前翅发达,后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对很长的尾须,部分种类还有中央尾丝,稚虫水生。

成虫不取食,寿命很短,最短仅一天而已。蜉蝣成虫不进食,蜕皮后,它们的消化道内充满了空气—最后一次蜕皮之前,中肠鱼端愈合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腊肠状的气球。里面全是空气,使得幼虫能轻易浮到水面上来。

蜉蝣幼虫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淡水栖息地,大部分存在于温度适中、不断流动的活水中,少数可在咸水中生存,有一种甚至在陆地上生存,成虫生活一般在飞行中度过。除南极洲,北极高纬度地区和部分海洋岛屿外,全世界均有分布。

物种危害

由于很多种蜉蝣对缺氧和酸性环境非常敏感,因此一个地区的蜉蝣数量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地区环境污染的标尺。北美和欧洲多地的酸雨曾杀死了蜉蝣栖息地的幼虫,使当地鱼群的数量也随之减少―因为蜉蝣幼虫是鱼群的主要食物。

1675年,伟大的荷兰生物学家简·旺麦丹对一种蜉蝣做了详尽的描述,当时这种蜉蝣在荷兰的数量很丰富,但是现在,整个西欧都找不着这种蜉蝣的踪迹了,原因就是蜉的幼虫对环境污染的极端敏感。因此,蜉蝣的存在可以作为鉴定水体质量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