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是如何评价明惠宗朱允炆的?他是否是个贤明的君主?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嫡长子朱标册立为太子,并对太子朱标寄予厚望。朱标也确实没有辜负期望,具备成为优秀帝王的潜质。没想到1392年,太子朱标在奉旨巡视西北地区归来后染病去世。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重新册立储君。传统的继承礼法,“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深入中国人的思维中去,虽然这一继承礼法有一定缺陷,但在实际中却可以最大程度地明确继承顺序,避免家族内部纷争。所以,自周代以来,这一继承制度得以较好地执行贯彻。因此,朱元璋为体现复兴汉家礼仪,也为了避免诸子纷争不休,最终不出意料地选择了由长房一系(朱标)继承皇位,册立皇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而将其余健在的诸位成年皇子排除在外。
总体来看,朱允炆为人仁厚,讲究以仁治天下,这也符合“大破大立”的原则,在经历了洪武皇帝苛政之后,反向而行之,一张一弛,可以更好地使帝国发展。正如《明史》所做的评价:
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后,纪年复称洪武,嗣是子孙臣庶以纪载为嫌,草野传疑,不无讹谬。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光讲究仁义是幼稚苍白无力的,朱允炆为人仁厚的另一面就是性格优柔寡断,缺乏杀伐决断的锐气,讲究仁义使得建文帝怕担上杀叔的骂名,不敢果断处理。不但被燕王装疯卖傻骗过,还把作为人质留在南京的燕王儿子放回北京,使得燕王没有后顾之忧,并有时间整备军力,建文帝错失良机。
此外,建文帝识人不明,用人不当,对不堪大用的文臣武将不能坚决处理。虽然老将耿炳文在山东战场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但也遏制了燕王攻势,时间拖延下去对朝廷有利,但此时建文帝屡出昏招,由草包李景隆代替出战,此人葬送了朝廷五十万大军,逃回南京后,建文帝并没有严厉处理李景隆,李景隆在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时,反而偷开城门献降,把建文帝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朱允炆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他做事心慈手软,没有统治者该有的狠辣;他的军事智囊团欠缺,敌我实力分析不透彻,处事不稳;他轻松登基称帝,没有政治手腕,也不懂人心,更不善于抓住时机。这些都成为他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