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的文言文

1. 关于马的文言文

塞翁失马 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

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

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

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

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

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①、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②、祗:同“只”,只是。

辱:屈辱,埋没。 ③、骈:成双成对。

槽枥:原指养兽的食器,这里指养马的处所。 ④、不以千里称也:不把它称为千里马。

以,把,介词。称,称颂,称道。

⑤、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

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⑥、一食:吃一次。

或:有时。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石,十斗为石。

⑦、食:同“饲”,喂养。 ⑧、其:指千里马,代词。

能千里:能走千里。 ⑨、是:这,指示代词。

⑩、能:才能。 ⑾、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

见,同“现”,表露。 ⑿、且:将。

欲:想要,要。等:相当。

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⒀、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⒁、策:驾驭。

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用(对待)它的办法。

⒂、尽其材:全发挥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⒃、鸣之:吆喝它。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⒄、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

临之:临视着马。临,从高处往下看。

⒅、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⒆、其:语气助词,加强肯定语气。

参考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2. 求一篇关于马的文言文

晏子谏杀烛邹

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 :“勿杀,寡人闻命矣 。”

齐景公喜射鸟,下令让烛邹负责养鸟,然而鸟却被烛邹弄丢了。齐景公发怒,命令官吏杀掉他。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请允许我一一列举烛邹的罪行然后按照他的罪行处死他。”齐景公说:“可以。”于是召见烛邹,并在齐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行,说:“烛邹!你负责替我们国君养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国君由于鸟的缘故处死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致使各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认为我们国君看重鸟而轻视人,这是第三条罪行。”烛邹罪行列举完了,晏子请求齐景公处死烛邹。齐景公说:“不要杀他了,我听从你的教诲!”

3. 求千里马文言文解释

郭槐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谴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为能市马,马今至(YE)!'于是,不期年,千里之 至者三.” 郭槐先生说:“我听说以前有个国君,想用一千两黄金求购一世千里马,三年过去了还没得到。

有人对他说:‘请让我去替你找’。于是国君就派他去,三个月后得到了一世千里马,马已经死了,那人用五百两黄金买了马的头,拿回来给国君,国君很生气,说:‘我所想找的,是活的马,怎么会是死马呢?还花了五百两黄金!’那人回答说:‘死马尚且用了五百两来买,更何况活马?天下的人一定认为国王真的想买马,一定会来献马的!’果然,不出一年,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4. 要几篇关于马的文言文以及译文

1.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 原文“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

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止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3.:《战国策·楚策四》唐·韩愈:“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

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

骥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O喻指人才处于困境。

唐李白《天马歌》:“盐车上峻阪,倒行逆施长日晚。”另参见地理部·土石“盐阪”、动物部·走兽“盐车骏”、人事部·贫贱“骥服盐车”。

意思是人不能尽其才。 4.元·袁桷《清容居士集·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

5. 隋朝末年,在济南府当差的山东豪杰秦琼受命来潞州办事,不幸染病于店中,所带盘费俱已耗尽。无奈之中,牵着他心爱的坐骑黄膘马到西门外的二贤庄去卖。

秦叔宝将黄膘马拴在庄南大槐树下,二贤庄庄主单雄信听说有人卖马,便去相马。秦叔宝早在山东就听说单雄信是一条好汉,只是眼下穷困潦倒,羞于颜面,难以通报真名实姓。

偏偏单雄信听说卖马人是济南来的,便请他到府上吃茶,还顺便打听仰慕已久的山东好汉秦叔宝。秦叔宝谎称:“员外打听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

雄信闻知他与叔宝是朋友,随即修书一封托交叔宝,并付了马价纹银三十两,外加程仪三两,不在马价数内,还取潞绸两匹相赠。 却说秦叔宝瞒得了单雄信,却在潞州酒楼上邂逅了另一条好汉王伯当。

伯当告知了单雄信,害得雄信到处寻找秦叔宝。后来两位英雄终得相识,单雄信盛情款待,让叔宝在二贤庄精心养病八个月。

离别时单雄信为其黄膘马配上了金镫银鞍,并以潞绸、重金相赠,从此二人结下莫逆之交。随后二人在推翻隋王朝的农民起义中同仇敌忾,为起义军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业绩。

唐朝兴起后,秦琼终身保唐,单雄信则抗唐到底。尽管单、秦二人后来分道扬镳,但患难中结下的兄弟情谊始终如故。

《说唐》中的“秦琼建祠报雄信”,说的就是秦琼闻得擒了雄信,飞马来救。走到跟前,头已落地。

叔宝抱住雄信的头,跪在地上,悲痛欲绝。后将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阳南门外,起造一所祠堂,名为“报恩祠”,以报潞州知遇之恩。

6 有一天,王亥喂过马后,牵出一匹性格温顺的马,纵身跳上马背。马一受惊,猛地四蹄腾空飞奔起来,把毫无精神准备的王亥一下子抛下来跌了个仰面朝天。

等王亥从地上爬起来,马已跑得很远了。王亥站起来望着越跑越远的马,心里十分着急,以为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正要往回走,不料,这跑得很远的马,又扭头跑回来了。王亥高兴极了,忙把马引进栏杆内圈好。

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桑树皮拧成一条绳子,把马头绑好,慢慢牵出来。然后又跳上马背。

马仍像头一次一样,四蹄腾空,飞奔起来。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训,一只手紧紧抓住绑在马头上的绳子,另一只手又紧马鬃,任凭马怎么飞跑,王亥总是不松手。

跑了一阵后,马的速度减慢下来,直到马不再跑时,王亥这才勒过马头,缓缓地骑着回去。7.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①,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②?”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③。

天下之马者④,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⑤,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臣有所与***担纆薪菜者,曰九方皋⑥,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17)。”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⑦:“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⑧。”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⑨。

穆公不说⑩。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11)!子所使求马者,色(12)物(13)、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14):“一至于此乎(15)!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16)。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列子》8.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9. 燕昭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