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腔戏的戏剧保护
福建永安大腔戏2006年5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这一福建省内山区的小剧种仍然面临着失传的命运。
大腔戏有戏剧“活化石”的美誉,680年前诞生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的祠堂边。它博采当地方言、乡音、乡调、民谣、小调与民族民间山歌、杂调等,吸取杂技、杂戏、道教、佛教舞蹈和木偶衍变的成分糅合产生。
1980年是大腔戏最困难的时候,只剩下几个老人会唱,仅剩的若干名老人早已老迈,几乎每年都有人去世。
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青水乡大腔戏剧团成立了。但至今会唱戏的人也不过20多人,后继乏人成为大腔戏的一大忧患。
青水乡政府从1992年开始有意识地对“大腔戏”进行保护。永安市政府也鼓励大腔戏走市场化之路,到各地戏院表演,但熊德钦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没几个人听得懂”。这一切源于大腔戏带有浓重的地方特色。
福州大学人文学院许斗斗教授说,尽管现在中国很多地区都以借助旅游业来承传非物质文化,但这种直接的市场化方式未必就能达到保护的效果。有的地方为了迎合外地的游客,加进了很多并不是非物质文化的内容,从而使文化遗产本身发生改变,这就会影响甚至破坏文化遗产的“原味”。
专家认为,大腔戏的遭遇其实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同问题。大腔戏的保护需要政府部门加强保护力度,尽快起草和施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以立法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丰田村大腔戏剧团成员不足20人,演出范围仅限于本村和本乡。随着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丰田当地群众对大腔戏的兴趣逐年递减,大腔戏的业余演出活动越来越少,艺人的年龄也趋于老化,而山区生活的贫困又使急于改变经济状况的年轻一代无暇去学习继承这一古老剧种。演出市场的萎缩和后继乏人的窘境使得永安大腔戏处于濒危状态,亟待抢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