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戏的发展是怎样的?
后来,这种表演已不局限于表现茶事了,而是出现了大量表现日常生活内容的小戏,到了这时,“半班”也就因此宣告诞生了。
“半班”则已基本形成为采茶戏班的规模,有十几二十人,有服装、道具和乐队,已能够上演差不多完整的各种剧目,所以很受乡间民众的欢迎。
20世纪早期,南昌采茶戏吸收了其他地方戏的特点。其中,南昌采茶戏与安徽黄梅戏交流甚多。
这个时候,南昌市采茶戏与黄梅戏***有34个剧目相同。此外,南昌采茶戏与赣剧相同的有《卖水记》、《凤凰剧》等26个;向京剧学来的或自编的提纲戏***有13章节。
1950年,江西地方剧院成立。与此同时,当时的南昌“莲方”、“联艺”民间剧团合并为南昌地方剧实验剧团。
1953年,在江西地方剧院的基础上,吸收省文工团部分演职员成立省采茶剧团。
1956年,南昌地方剧实验剧团改称“南昌市采茶剧团”。此后,南昌采茶戏步入鼎盛时期,曾多次为重大政治和外交活动做专场演出。
1959年,省采茶剧团演出了大型传统戏《三女抢板》此外,南昌采茶剧团、省采茶剧团前往全国各地巡回演出。
1978年,南昌采茶剧团演出的《宝莲灯》连续200多场爆满。辉煌的采茶戏市场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邓筱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曾荣获过江西省首届戏曲会演优秀表演奖、中南区首届戏曲会演个人奖等荣誉,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莜兰子”。
2002年剧团排练《三女抢板》、《三看御妹》等传统剧目。此后,南昌采茶剧团再次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2003年春该剧团演出的大戏《逃之夭夭》被改成电视剧《桃花运》。
2004年,应澳门全球华人联合会的邀请,南昌采茶剧团赴澳门演出;2006年,南昌采茶剧团前往法国、比利时等7国访问演出。同时,编演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多种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