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文化

随州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作为颜地神农的故乡,开启了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作为编钟音乐之乡,2400年前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历史,随州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中国编钟之乡”荣誉称号。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炎帝神农,中华民族的始祖,诞生于随州市随县历山镇。他耕种、种植谷物、品尝草药、繁荣贸易,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农历4月26日,炎帝神农诞辰,每年都有大量海内外华人前来寻根问祖。因此,随州历山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圣地。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州西部擂鼓墩出土的大型成套编钟震惊了世界,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誉为世界八大古代奇迹之一。

曾侯乙墓与随州

1978年春,湖北省随州市爆出一条轰动全国乃至世界的新闻:在城西两公里一个叫“擂鼓墩”的地方,发掘出一座战国早期的大型木质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许多造型独特,工艺精湛。

2007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吉祥物“楚楚”以鹿鹤为原型。

随州曾侯乙编钟表演首次播放:1978年出土时,考古人员在随州一家修理厂试鸣编钟。1978建军节,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厚义的钟声,在驻滇某炮兵师礼堂响起。

第二场演出:1984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特授权省博物馆演出人员随编钟进京,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各国驻华大使演奏中国古乐《春江花月夜》和作曲家《楚尚》、《欢乐颂》。

第三次演奏:1997著名音乐家谭盾为庆祝香港回归创作大型交响乐《天地人》时,经国家特批,钟声再次敲响。

2008年,我为北京奥运会运动员加油,演奏音乐。

80年代,编钟的复制品在省博会礼堂每天播放多次,接待了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英国前首相希思、德国前总理科尔等多国首脑。湖北博物馆编钟乐团自1983成立以来,共编曲古今中外名曲100余首,每年演出1600余场,足迹踏遍2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亿人通过各种方式欣赏了编钟,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在中国聆听了编钟表演。

编钟响起随州的声音,感受“世界第八大奇迹”。

2012年7月下午,“中央支点·新湖北”第四届全国网络媒体行全体记者来到位于鄂北的随州市进行实地采访。随州是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最年轻的地级市。

颜地神农和随州

根据考古发掘,5000-6000年前有一个古人类在随州生活和工作。1957年6月,湖北省文管会文物调查队在离随州市约5公里的山区采集到一件石英岩制成的石器。经专家鉴定,确认此石器为旧石器。这是湖北乃至长江流域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迹。

随州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文物。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50余处,新石器时代文物3000余件。其中比较著名的遗址有西河西园遗址和三里岗冷皮垭遗址。

西河西园遗址距离随州市区约20公里。该站点分为两层。下层由于潜入水面以下,无法大规模挖掘。从出土的少量遗物来看,已经证实其文化内涵与中原仰韶文化相似。上层是屈家岭文化层。这一层挖了五个建筑地基,都是用红烧土块堆起来的,木骨泥墙,茅草屋顶。还发现了大量当时人们使用的稻壳、土坑、成人墓、儿童瓮棺、石刀、铁锹、斧、矛等,以及大量彩陶壶、杯、碗、盆、壶、锅、甑、空心陶、玉珠等家庭用具和手工艺品。

三里岗冷皮垭遗址位于随州西南约40公里处。遗址中不仅出土了磨石斧、石刀、石镰、石箭头等石器,还出土了砂陶、泥灰陶、泥抛光黑陶,特别是彩绘蛋壳黑陶,还发现了大量含有米壳的红色土块。据专家分析鉴定,其文化内涵包括中原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

随州历史悠久。据《礼记》、《左传》等多种文献记载,随州古为烈山氏,中华民族的始祖颜地神农始于烈山。五千年前,颜地神农皇帝在这里“种田、种粮、尝药”,开启了史前农耕文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这里就制作了印章。《左传》中有“汉华东之国与之共长”之说。每年农历4月26日,随州都会举行隆重热烈的“中国湖北烈山颜地神农节”,纪念华夏始祖的诞生。这一天,世界各地的烈山宗亲会等海外华人组织都会派团参加节庆活动。

(1)神农的出生地

根据大量文献记载,神农出生在烈山。《国语·鲁语》说:“从前烈山氏有一个世界,它的儿子朱越能耕种上百种庄稼和蔬菜。”《左传·召公二十九年》也说:“有烈山氏之子,朱越,自夏拜之。”《礼记·祭祀法》中的表述基本一致:“李善家有天下,子为农夫,可耕谷百;夏之衰,周弃之,故我以为是粟。”已经充分证明、烈山、骊山实际上是一个人,他们的儿子朱或农就是神农。烈山很可能是神农的祖先,也可以说是第一代神农放火烧荒地,或者人给山命名,或者山以人命名。总之,毫无疑问,神农始于烈山。

唐代萧德言编《扩志志》记载:“历山在随州睢县北,山东有石洞。昔神农生于李湘,所谓骊山氏,春秋时为郭利。”?晚唐李继孚编撰的《元和郡志》记载:“隋县,汉代旧郡,属南阳郡。也就是跟国家城市,过去没变过。.....骊山,又名烈山,在县城以北一百里。”《礼记》说:李善氏,颜地也;始于骊山,故称骊山氏。”北宋王存主编的《元丰九域志》记载:“随州:神农寺,在李村。”南宋米罗《道史》记载:“神农井在莱山(即历山),古语一井取之,八井皆动,人不敢动。如今唯一的山洞是大树旁的树荫,也就是建立俱乐部的地方。”清代章学诚主持编纂的《湖北通志·舆地志》中记载:“李湘,在周舟之北,今名历山店。.....亦云赖乡,故赖也。有神农社。”

以上记载均表明神农出生于历山,历山位于今随州北部。神农生于随州历山,几代同堂是真的。

(2)炎帝神农统一后的出生地。

炎帝神农合一的历史事实虽然在古代就形成了,但大一统的观念直到秦汉才形成。

最早指出炎帝神农氏出生地的学者是东汉著名儒生郑玄。郑玄根据蔡谟在《国语·鲁语》和《左传·召公二十九年》中对烈山氏及其后代的评论,参与了秦汉时期炎帝神农合一的说法。在为《礼记》中类似记载做注释时,他把李善家或烈山氏与炎帝视为一人:“李善家,炎帝也。从历山,或烈山氏”。由于郑玄认为烈山氏(神农)与颜地是一人,所以他的出生地自然是在一个地方。不久之后,吴率先响应了三国时期的郑。他在评论《国语·鲁语》中有关鸟的文字时说:“烈山氏也是炎帝的名字。来自烈山。”《李(祭)法》以烈山为历山。由于先秦典籍只记载了神农(烈山氏)的诞生地,而没有炎帝的诞生地,所以郑玄和赵薇认定炎帝和神农结合的诞生地是烈山。

炎帝神农遗骨在长江支流汉水中游最为常见,随州历山最为集中。相传谷城县因颜地神农尝五谷而得名,神农架因颜地神农尝百草而得名。至于随州的历山,有神农洞、神农府、神农井、神农会等遗迹。

隋文帝,隋文帝和随州

随州的“隋”起源于西周,当时“汉董之国,与之而大”。当时隋是一个诸侯国,诸侯国在楚之下,附近有陈、蔡、唐等国。自西周以来,古地名隋一直流传下来。

”《隋书》卷五十《庞黄传》云...高祖出为随州刺史,过襄阳,魏王令[庞]招摇高祖。..... "这里的“随州刺史”,就是位于湖北北部、桐柏山脉南部的“随州市”。周武帝即位时,隋文帝“迁为左孝公伯。出随州刺史,挟将军。征后病三年,日夜在左右,称为纯孝。宇文护当政时,特别嫉妒高祖,经常受到伤害。将军侯府、侯寿免于保护。后来又攻隋公。”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爵”是北周杨坚之父杨忠的“爵”。毫不夸张地说,隋文帝发迹于随州(当然这也很正常。从秦朝开始,所有的“诸侯”都有自己的封地和自己的诸侯王国。隋文帝的父亲杨忠的封地在随州,他的儿子在随州能得到人民的支持,这是“人和”的因素)。他的爵位也被命名为“随州”。同年,随州改为“随州”。在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是唯一一次把州县名的字去掉,改为国号。)。

581年二月甲子日,周景帝带着隋文帝的一封信宣布退位。杨戬三听天由命,从朝廷入宫。作为礼物,皇帝设在广林厅,国号隋,于是改国号隋文帝。

隋朝建立之初,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按照“省则有余,小则大”的原则,北朝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杨迪大业三年(607年),州改为县。随州更名为韩栋县,辖灵水、土山、安贵、顺义、光华、林平、尚明、唐城8县。然而,隋朝是短命的,韩栋县在隋朝的地位和发展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

欧阳修与随州

欧阳修,祖籍庐陵(今江西永丰),今年6月21日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大中祥符三年,欧阳询病逝于泰州(今江苏泰州),享年59岁。29岁的郑带着4岁的儿子欧阳修来到随州,投靠欧阳询的弟弟欧阳烨。欧阳烨在随州做了25年的知府(法官)。他老实,特别老实,自力更生。欧阳烨的行为对年轻的欧阳修产生了重要影响。欧阳修的母亲郑,出生于江南名门。她经常用芦苇当笔,在地上写字来教儿子。这就是为什么“画学书”的故事由此而来。

欧阳修在随州生活了18年。可以说,随州是欧阳修成名成家的摇篮,在这里他汲取了智慧的乳汁。从4岁到22岁,这是人生成长中最难忘的时期。对于欧阳修来说,随州南部的李氏东园是难忘的。李氏乐园是他的好朋友李的花园。欧阳修22岁离开随州,20年后去随州看望叔叔欧阳烨,才有机会再次重游李东垣故地。老朋友见面时,感慨万千。当他们回到北京的首都洛阳时,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李氏东园记》,以表达他对随州的依恋。他深情地说:“卑微就不要给家乡,但给了家乡久了,怎么能忘记呢?”位于鄂豫交界的随州,是南北文化的聚集地,其特点是兼收并蓄,多种艺术并存。以戏剧为例,反映楚文化的汉剧、楚剧在绥南有着广泛的受众,表现中原文化的曲剧、越调、豫剧在绥北也有着广阔的市场。独具特色的随州花鼓戏更是深受随州人喜爱。起初,随州古画戏是一种民间曲调,一些民间艺人背着一个小鼓边唱边跳。后来发展成冬冬人们唱歌,大家帮忙敲锣打鼓的民间曲调。至今,神农寺每年都有村鼓比赛,还吸收了西路花鼓和北路花鼓的戏曲曲调。随州花鼓戏逐渐形成了以粗调、混调、梁山调、彩调为主的声乐艺术。大部分内容反映了男女之爱,反对封建礼教,抨击贫爱富,赞美公平和诚实等。,但是一些低级的荒谬糟粕并存。随州古画戏的另一个特点是,如果有必要,人们会在后台答应,皇帝从不出现在前面,这体现了古画戏作为底层劳动人民的小戏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6专业花鼓戏团成立后,剧目大为丰富,编排演出传统剧目、新历史剧、现代戏40余套。1985年,新编历史剧《楚庄王》由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首次搬上银幕,将随州花鼓戏推向全国。

随州民间文学艺术,以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为主体,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常见的民间文艺形式有龙灯、板凳龙、狮子、旱船、高跷、鼓写、道情、唢呐、民歌、号子等几十种。,尤其是随州(一人轿子、一人龙杠、麒麟),更是展现了地方艺术特色的魅力。

单人轿子是随州及其周边地区流行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表演者背一根长竹片,上面系一个轿子罩,轿夫在轿顶下表演。宜由男女两人表演。表演者站在鼓上或音乐节奏上,加上爱情、幽默、搞笑的爆笑情节,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龙篙由长短杉木篙交叉成之字形系成。两人抬竿,一人扶竿背。前杆的表演者大多装扮成贪官,胸前用竹条绑着一个尿壶。随着扁担的闪动,贪官黑帽的翅膀上下摆动,便池也时不时地摆动到贪官的胸口,十分可笑,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封建统治者的嘲弄。这种表演可以一组或多组进行。

民间称之为:扁担是轿子,看着滑稽,不是真的轿子,是笑话。麒麟是指表演者双手向上伸展并合头,形成一个翻腾,在肚子上画人或动物的脸,以乳房为眼,以肚脐为口,在中肚子上画一个鼻子,腰间系一条黑裙子(意为胡须)与一群孩子玩耍,体现一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艺术情境。在1993的开幕式上,数以万计的中外嘉宾大饱眼福,观看了这场成功的演出。

颜地神农传说(湖北随州市、神农架林区)和古画戏(安徽宿州市、淮北市、宣城市;湖北省随州市、麻城市;湖南省岳阳县、邵阳市、常德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合

在这1.5万件文物中,还有一件出土的带有编钟、后被专家命名为“六合”的青铜器,这在迄今为止国内外出土的文物中是绝无仅有的,“六合”也被随州市定为自己城市的标志。

乐杜宣风

因出土大型系列编钟、编钟而被誉为“古乐之都”的湖北省随州市,自然应该有自己的地理标志。于是,“乐都旋风”应运而生。雕塑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主体雕塑高1.6米。以青铜为主要材料,通过对古代编钟、编钟的抽象变形,创造出一个以编钟、编钟为基调的螺旋“彩音”,展现随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比喻随着楚古乐的旋转而兴起的音乐旋风。雕塑表面饰有楚文化艺术的人物和符号;底座以花岗岩为主,辅以编结等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