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歌赋发展的阶段有哪些?发展历程及代表诗歌。
诗歌是先秦文学的伟大成就之一。它的发展经历了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从集体演唱到文人创作的漫长过程。在中国文学史上,春秋时期编纂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古称“诗”或“诗三百”。句法上,语言基本是四个字一句。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方式有赋、比、兴三种。《诗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最早的诗歌文学形式完成了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诗经》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继《诗经》之后,公元前4世纪,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骚体诗,标志着中国诗歌出现了从民间集体吟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这种由文人创作的带有鲜明楚文化色彩的新诗,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骚体诗突破了《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发展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不仅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节奏和韵律也更具音乐性。先秦时期,《诗经》与《楚辞》并列两座高峰,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座高耸的坐标,其巨大影响不可估量。
秦朝时间短,思想统治极其严酷,所以只有民歌流传。到了汉代,西汉的文人诗坛相当寂寞。基本上是模拟四字和骚体的创作。值得一提的还有汉初伟大始祖刘邦的骚体歌诗《大风歌》,魏梦的四言“戏仿诗”等等。然而到了东汉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张衡的《四哀诗》虽然没有摆脱骚体的影响,但却有了新气象。在班固和张衡的倡导下,东汉士人重视学习乐府民歌。为配合音乐而唱的乐府诗,直接继承了《诗经》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代表了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东汉早期文学家班固的《咏史》诗,五言律诗。后来张衡写了《同声歌》,秦嘉写了《郡女诗》,提高了五言诗的技巧。古诗十九首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到了建安时代,由于三曹七子的倡导,最终形成了“五言腾飞”的局面。七言诗的创作也在尝试。
魏晋南北朝以前,诗歌的韵律和韵脚尚未形成普遍规律,而是作者根据个人的内容需要和韵脚感觉来写的。到了魏晋时期,受天竺梵文音韵学的影响,中国的音韵学有了发展。诗歌的创作从自然音律发展到追求音律,出现了注重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到了唐代,诗歌进入了辉煌的全盛时期。不仅名家辈出,其代表作超过了西周至南北朝历代的总和,而且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题材领域的拓展、创作方法的多样化、体系的完善和成熟等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代诗歌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形成了固定的分类。有两种分类,一种是古诗词,也叫古风;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的格律,长短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句中字数工整不规则;其中主要有五言古风和七言古风两种。第二,现代诗(格律诗)没有古典诗那么自由,在长短、押韵、排比、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更注重格律诗的追求。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五言七言诗(八句)和五言七言诗(四句)。八句以上的格律诗叫编曲。盛唐时期,诗歌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无论是古代五朝,古代七朝,乐府,歌行,还是现代诗歌,都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光彩。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在诗人各种体系、各种风格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诗歌高度发达的大环境下,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燕乐的流行,唐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对唱词。唐代最早的民间词是敦煌发现的曲子词,题材广泛,作者众多,但在艺术上还比较粗糙。
宋词由唐诗发展而来。宋词在唐五代诗的基础上,发展出许多中缓词,使景物在曲折中紧密交融,有些甚至在细节、具体、含蓄上胜过唐诗。其次,宋词善于比喻,用含蓄细致的比喻通过景物表达复杂幽僻的感情,感人至深。宋词形成了多种艺术风格。虽然沿袭了五代以来的传统,以抒情言志为主,形成了“诗韵”之分,以婉约为宗,但后来由于时代和生活的变化,题材的拓展,艺术个性得到了重视,艺术手法日益多样,使得宋词的风格不仅婉约奔放,而且清丽高远,典雅精当,清丽分明。以唐诗赢得了“一代文学”的地位。总之,宋词虽名“诗”,却有百音千列,既反映了更广阔的生活,又是抒情文学的杰作,成就和影响重大而深远。可以说,词发源于唐,盛于五代,盛于宋。
到了宋代,契丹人和党项人在与宋人的长期接触中,逐渐接受了汉族的封建文化,但并没有产生成就很高的诗词作家,作品数量也很少。女真人所创的金,继承了北宋的诗歌成就,独树一帜。到了元明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叫散曲。屈可以说是另一个词体。除了唱歌时伴奏乐器不同,语言更接近英语口语。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布。比如张的《闲情三首之一》说,“昨日柳暗花明,今朝雨霏霏,社会疾苦。(不)泥醪臭,(如何)杀(本)日月物。”括号里的字叫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