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建造了上海音乐厅?

如今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音乐活动中心之一的上海音乐厅,79年前还是一座电影院。

1930年,第一代留学归来的中国人范和设计建造了南京大剧院,这是当时最豪华的电影院之一。

从65438年到0959年,国内音乐专业逐渐繁荣发展。为了庆祝建国十周年,举办首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海需要相应的演出场地。另一方面,上海市民,尤其是音乐爱好者,一直没有一个专业的地方来欣赏高雅音乐。因此,人们普遍期望建立一个能够代表当时上海水平的音乐厅。在选择场地时,首先选择南京路的大光明电影院,位置好,口碑也不错。但经询问,大光明宽银幕电影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也是新中国的一个创举。于是,目光重新聚焦在相隔几条马路的电影院。

考虑到人群对声波的吸收,有关部门特意调来1000件军大衣,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进入音乐厅,一个个铺满座椅,模拟台下坐满了上千名观众的场景。经测试,混响时间为1.5秒,特别适合演奏交响乐。拿同济大学建筑声学教授王季青的话来说:“一灯难求!”

当年9月20日,正式更名为上海音乐厅。

然而,当时国内最好的专业音乐厅,在40多年后,逐渐无法满足国际大都市新的音乐欣赏和消费需求。靠近主干道,新里房子环绕,各种噪音嘈杂;原本设计为电影院,没有化妆间和休息室,国内外的艺术家表演时只能在楼梯拐角的狭小空间里“应付”。音乐厅很旧了。2002年,上海实施音乐厅平移改造工程,“接力棒”交给了建筑师张明。令人叹为观止的“提升-安装滚轮-平移”工程,使整个历史保护建筑从延安路向东南“行走”了66.4米。“最难的是翻译前的同步顶升。稍有不慎就会损坏建筑结构。国内外没有类似的经验可供参考。我们花了大量时间进行研究和测试。”张明说,“为了保护音乐厅良好的音质,我们还使用了原有的硬质装饰面,比如墙壁、天花板、地板,同时扩大舞台空间,采用低透声的座椅面料。”

移位后的上海音乐厅,音效饱满均匀,保真度高,层次感和张力强。而且扩大了观众席和剧场西、北的空间,给了表演团一个悠闲的休息、更衣的空间。去过世界上许多著名音乐厅、带领上海交响乐团在音乐厅演出上百场的指挥家陈燮阳评价说:“除了顶级的维也纳金色大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和波士顿音乐厅,上海音乐厅在音质上可以和任何音乐厅媲美。”

大众游乐园

衡量音乐厅成就的终极标杆。

“我的很多音乐作品都是通过上海音乐厅进入寻常百姓家的。”作曲家吕其明说。

“从一个不懂音乐的普通工人家庭孩子,到一个认真的乐迷,我的成长不可能没有上海音乐厅。”上海交响乐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安平说。

归根结底,衡量一个音乐厅成就的最终标杆是它能否真正成为大众的精神天堂。

上海音乐厅在打造国际化、经典化、艺术化风格的同时,始终追求和坚持大众化。在上周的论坛上,热衷于古典音乐推广和普及的曹鹏表示,他早期致力于双周免费音乐会,随后是每周一次的广播音乐会,都在上海音乐厅上演。

1982,首届双周免费音乐会(“星光汇”前身)在上海音乐厅举行。实惠的票价,高雅的品味,让这场演唱会在申城历史最悠久的市民中广受欢迎,从一开始就贴近了很多普通人的耳朵。1985《星社》在上海“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中排名第一,一麻袋一麻袋的听众给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来信。那一年,《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报道:“八小时后的上海青年工人在干什么?”报道说,听音乐是当时年轻工人的一大爱好。年轻工人徐建华有一次抱着饭盒在车间听“星展”。当他到了中年,作坊被改造成了“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留下来做管理工作的老徐被一位来考察投资的老板吸引了,因为他在办公室里放莫扎特的音乐。2007年,在“星光俱乐部”成立25周年之际,听众高写道:“我曾经梦想在上海音乐厅工作,只要能听到《星光俱乐部》,哪怕是在收票、找座位。”

继“星光俱乐部”之后,上海音乐厅推出了另一个面向学生的流行音乐品牌——夏日音乐之旅。2007年,音乐厅推出300座的“音乐魔方”项目,为青年音乐人提供实践舞台,并始终将票价保持在50元的低水平。

“对音乐、对音乐家、对听众的热爱,是衡量一个音乐厅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对此,曹鹏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在翻译了音乐厅之后,他觉得国外的音乐厅都为买不到或买不起座位的听众准备了站票,于是写下了《为站票加油》,强烈建议出售站票。上海音乐厅在第一时间做出了调整,将内场最后一排空间设置为售票区,让更多因特殊原因买不到座位的观众能够入场聆听。曹鹏说,几十米的售票走廊,这个细节,足以体现音乐厅对观众的关怀。

无声,它滋润万物。在上海音乐厅命名50周年的今天,无数感人的音乐通过上海音乐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回忆很美好,我们又感动了。这个城市与音乐的约会,让城市更美,音乐更美,生活更美。

座谈会开了,音乐会开了;大师来了,记者来了;这个金秋十月,上海音乐厅这个巨型“八音盒”,在9月20日正式更名1959后,迎来了一系列火热的纪念活动。

50年前,从“北京电影院”改成现在的名字时,上海没有一家剧院的音效达到“音乐厅”的标准。50年来,春夏秋冬,音符从这里流淌,浸润上海。很多乐坛知名艺人干脆把这里当成了家,普通大众也把这里当成了普及音乐、滋养心灵的精神乐园。